能的将领,我已经替你们铲除。回师的道路,已经为你们所扫平。祖国正在危难当中,等着我们禁卫军来拯救!
这个时候,只有禁卫军,能带给我们民族一线希望,一线生机!我向诸君保证,我始终在你们中间,始终以自己的正面,迎着敌人!
禁卫军,前进!”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一日,徐一凡斩叶志超卫汝贵两位统兵方面大员,率禁卫军主力回师。天下无不为徐一凡的飞扬跋扈而震惊,辽南诸军闻知,统兵大将,无不股栗。而又不知道多少人,对徐一凡的忌惮提防,又多了一层。却又有更多的人,已经对大清深深绝望,除了还寄希望与所谓的光绪圣君操权兴革之外,对徐一凡这与暮气深沉的大清诸实力团体截然不同的做派,而感到兴奋。
这场甲午战事,不仅仅让东亚的局势,而且让大清国内,也处在了深刻变动的前夜。
那一排枪声,远远传来,让独立在船尾的杨士骧浑身一震。
他是糊里糊涂的被徐一凡的戈什哈架上了一条小船,现在白天还不能发船,要到天色黑下来,才能趁夜潜渡,过黄海而到大东沟一带上陆,那里现在有淮军几个营头在,算是将他交回给李鸿章了。
李鸿章亲笔致信给徐一凡,而徐一凡也爽快放人。他上船之后,这条北洋派来的小船上的人,又交给了他一封李鸿章的亲笔信。
信上写了不少,是老头子不用记室,自己亲笔写下的。多是白话,娓娓如家人倾谈。
“…………莲房,算了吧。你做这事,为的什么,我自然明白。当了一辈子的裱糊匠,你们什么心思,我再明白不过了。北洋暮气已深,在这里,除了做官,已经无法做事。
徐一凡这人,你还看不明白么?他是在走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啊。我们在大清内部,奋力的朝上爬,大家横竖都一样,谁能出头,看手腕了。而徐一凡呢,却一直游离在大清体系之外,打南洋,打朝鲜,打日本…………养望待时。他有朝自己人开一枪,动一刀否?有在国内争权夺利否?
当大清将所有能走的路都走到尽头的时候,他自然就成了天下瞩目的对象,到时候天命归属,就不言可知了。逆而夺取,他逆得漂亮!虽然前途难知,他不知道还要应对多少明枪暗箭,这老大帝国,是不是能被他一人撬动,还说不明白,但是有人守着最后一点希望,总是让人觉着安慰吧?
宦海沉浮,我早已心力憔悴。曾文正公师尊大人,曾寄望于我,能做点事情。到了如今,又做了什么?无非
这个时候,只有禁卫军,能带给我们民族一线希望,一线生机!我向诸君保证,我始终在你们中间,始终以自己的正面,迎着敌人!
禁卫军,前进!”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一日,徐一凡斩叶志超卫汝贵两位统兵方面大员,率禁卫军主力回师。天下无不为徐一凡的飞扬跋扈而震惊,辽南诸军闻知,统兵大将,无不股栗。而又不知道多少人,对徐一凡的忌惮提防,又多了一层。却又有更多的人,已经对大清深深绝望,除了还寄希望与所谓的光绪圣君操权兴革之外,对徐一凡这与暮气深沉的大清诸实力团体截然不同的做派,而感到兴奋。
这场甲午战事,不仅仅让东亚的局势,而且让大清国内,也处在了深刻变动的前夜。
那一排枪声,远远传来,让独立在船尾的杨士骧浑身一震。
他是糊里糊涂的被徐一凡的戈什哈架上了一条小船,现在白天还不能发船,要到天色黑下来,才能趁夜潜渡,过黄海而到大东沟一带上陆,那里现在有淮军几个营头在,算是将他交回给李鸿章了。
李鸿章亲笔致信给徐一凡,而徐一凡也爽快放人。他上船之后,这条北洋派来的小船上的人,又交给了他一封李鸿章的亲笔信。
信上写了不少,是老头子不用记室,自己亲笔写下的。多是白话,娓娓如家人倾谈。
“…………莲房,算了吧。你做这事,为的什么,我自然明白。当了一辈子的裱糊匠,你们什么心思,我再明白不过了。北洋暮气已深,在这里,除了做官,已经无法做事。
徐一凡这人,你还看不明白么?他是在走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啊。我们在大清内部,奋力的朝上爬,大家横竖都一样,谁能出头,看手腕了。而徐一凡呢,却一直游离在大清体系之外,打南洋,打朝鲜,打日本…………养望待时。他有朝自己人开一枪,动一刀否?有在国内争权夺利否?
当大清将所有能走的路都走到尽头的时候,他自然就成了天下瞩目的对象,到时候天命归属,就不言可知了。逆而夺取,他逆得漂亮!虽然前途难知,他不知道还要应对多少明枪暗箭,这老大帝国,是不是能被他一人撬动,还说不明白,但是有人守着最后一点希望,总是让人觉着安慰吧?
宦海沉浮,我早已心力憔悴。曾文正公师尊大人,曾寄望于我,能做点事情。到了如今,又做了什么?无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