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孙府夜宴

  晚上,易青特地给依依买好了晚饭,送到她排练的教室去。然后才出来找了孙茹,一起去孙老爷子家里吃晚饭。

    易素上学期就经常在孙老爷子家里遍尝世界各地的美食,早已习以为常。今天他也同往常一样,以为不过是家常便饭,心里一点预感都没有。孙老爷子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他论文的进度,他只是例行做了功课,在车上还跟孙茹乱盖,拿冯晓刚的新戏开涮。

    两人一到家,刚进客厅就觉得气氛不寻常。

    大客厅里衣香鬓影。好热闹。孙家新请的管家带着两个小保姆正在布菜,几个客人和孙老爷子正坐在沙发上谈笑;两瓶刚刚启了塞子的红酒和白葡萄酒正在电影、学专业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接受的都是第三、第四代电影人的那套东西,就算他们再与时俱进,恐怕在新奇的观念和流行的说法也远远跟上易青、孙茹这些年轻人。

    艺术是什么?艺术其实本质上根本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观念的表达,玩艺术不玩观念,那只是工匠而已。

    易青这样想着,心里已经有了七分把握了。

    易青道:“这几部电影,我平均看了六到七遍了,也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本来今天是要来向老师请益的,没想到要在各位前辈面前献丑。”易青说的六七遍,在电影学院学生来说算少的了,专业的学生看二十遍以上的都很常见,但是以易素的记忆能力,看五遍以上,任何电影都会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易青道:“关于这四部电影,准确的说,是中国电影商业化改革以来的四部电影中我当然也和大部分同学一样,看到了很多优点。但是由于我的论文选题是假想中国电影改革地,所以我特别归纳了三点共通的缺憾,请各位老师指点一下。我认为这三点缺憾是目前中国电影的急务,更更是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三座大山。”

    “头一个是电影本体地问题。也就是电影艺术或电影专业的问题,这个就是中国电影的剧本问题;第二个是电影意识形态,也就是电影文化方面的问题——中国电影价值取向的问题;第三个是电影社会基础的问题,也就是硬件问题——中国观众接受电影文化的能力问题。”

    座上的几位资深影评人互相对视了一下,有些动容。虽然他们还没有具体的听到易青的讲述,但是这个年轻地格局和视野之大令他们意外,本来以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能讲出什么东西来?能说几处精彩地镜头剪接,评价一下演员的表演也就是了,没想到他一开口就是大包大揽的格局,而论文选题更是大到了要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