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擦皮鞋的小女孩

全白费。

    好容易把调度走好了。没受过系统训练群众演员在表演上又老出问题,也就是常说的“不给戏”。

    比如说。明明是要拍一个枪战惊险的镜头——在一个商场里突然枪声大作,人群四散惊叫的散开——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镜头,有些导演拍了二十几条还通不过。

    为什么呢?这类镜头最经常出现地状况就是录音师那边枪声一放出来,群众演员们倒是如导演要求的一哄而散了,但是他们不是惊叫的散开,而是哄笑着嘻嘻哈哈的跑开了。

    听起来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有什么好笑的呢?但是这类问题几乎每个导演都遇到过。这用专业术语说叫“下意识笑场”。随便拉过一个群众演员问他,你刚才为什么笑?他一定说他没有笑。

    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笑了。这就是受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之间重要的区别之一。

    许多考电影学院的考生在考场上演应试小品时也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下意识地在笑场了,还演得挺起劲。

    这是人们面对镜头和面对他人注视时一种下意识的减轻心理压力的本能反应,就象小孩子撒谎时常常会神情不自然地微笑一样。

    这是一个演员信念感不足,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强烈不信服、不相信的表现。

    专业的演员,比如在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专业学生,他们会有一整套专门的训练方案来用很长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对群众演员怎么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所以在片场。最令导演气的发疯、气得吐血的经常都是这些群众演员。常常是一个小问题搞了十几二十遍永远也ok不了。但是导演们对此毫无办法,所谓不知者不罪,职业演员笑场你可以指着鼻子骂;群众演员做不到是非常正常的。你导演能怎么办?

    所以当易青这样一说,孙茹马上想起当初和他一起拍《两个人的奥运时的一些事,立刻了解到他的用意。

    易青显然是要改变这种情形,在北京分部聘用和长期培训一群专业的群众演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让他们懂得一些必备的从业知识,同时学一点浅显的表演知识。

    这样一来,将来中华人影业开始拍戏的时候,就能有一批同行业里绝无仅有的,素质相当高的群众演员来使用,光从这一点,就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拍摄成本损耗了。

    这天会上,大家又商量了一些公司行政管理上的细节问题,然后确定了由易青带着依依、乔帆一起回北京筹建分部的事,孙茹坐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