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沈括改行

    大宋只有很少人知道这次政事堂特殊的会议细节,但随后中书省、门下后省一路通过的诏书颁布天下的时候,这份最初的诏书已经被修改的很厉害了——修改是因为王静辉在政事堂上与司马光辩论引出的粮食三策所致,皇帝赵顼和王安石等重要官员都认为伎术官员在今后会有更大的作用,既然已经可以允许配鱼,就顺理成章的在其他饰上进行松绑。

    宋代官员公的颜色,北宋前期因循唐朝旧制,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朱,七品以上绿,九品以上青。最高一级伎术官为从六品,才勉强可以绯。何况朝廷还明确规定:伎术若公人之人入品者,并听绿。

    这份诏书中将伎术官员的最高一级调整为三品,勉强可以紫,算是跟上了“时代潮流”。以前身穿绿袍的伎术官,在“朱、紫纷纷”的官场中,免有地位低下、狼狈堪之感。过这份诏书在官上所动的改动十分巨大,就连王安石本人也觉得有些太过了,但在皇帝赵顼的坚持下依然通过了。

    这样一份诏书的公布对天下的影响可想而知,尽管新的体制才刚刚执行,伎术官员的官还没有做改动,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获得“配鱼”资格,但底下伎术官员已经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立功获得“配鱼”的资格了。

    有意思的是在昭文馆做编修的沈括在看到这份诏书后,竟然有意去转行做伎术官员——做馆阁文官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累了,沈括虽有利之心,但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显然是疲于奔命。这使得他生出了退却之心。在大宋士林中地普遍观点看来,一入馆阁便是进入康庄大道——能够经常见到皇帝,升迁的机会是很大的,身为馆阁成员,腰间一枚金鱼袋。要是放在外地。就是一大郡地方长官见了也多少要给面子的。

    过现在的沈括却这么想,他现在跟着王静辉来做事,参与地项目都是大宋顶级机密之事。虽然清楚自己做出来地东西最终威力如何,但却从驸马的嘴中感觉到他做的东西几乎已经超越了以前他所见过的所有火器的威力,并且能够参与进这个项目的人都是大宋顶级地伎术官员,这些人大都和他一样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有着共同地语言。以前进馆阁就是为了接近皇帝以求得快速提升,但现在沈括在这个小型机构中。只要能够取得一点点进展,都会被驸马拿去变成实际产品,由此而获得的功劳也记在他自己的头上,受到皇帝召见简直如同在家吃饭一样简单。现在朝廷统治高层对伎术官员的身份进行了松绑,作为一个伎术官员同样有能力穿紫当上高品级官员,实在是没有必要留在昭文馆那样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