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七章 迷雾

,虽然汴都那个驸马没有给他们规定太多的规矩,但像这样都是每天提着自己的脑袋干活,对外的戒心可不是一时半会所能够消除的,自己能够多一张底牌便是多一条活路。这顿饭吃地真是令三人非常的不痛快。

    其实许荣亭是马人华同时期加入王静辉阵营的密谍,在情报局组建之后,他们都是各自引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不过和马人华不同,许荣亭不仅仅要刺探情报,还要赚钱,以前是为王静辉服务,后来他则成了枢密院的宝贝,宋辽之间的海上走私中间至少有五分之二都是通过许荣亭的门路来进行的。每年为大宋贡献财富不下百万贯。

    许荣亭在来州有自己的船队,还有一个造船作坊。通过向来州官府行贿获得了海盐,然后向大宋贩卖私盐。向大宋贩卖私盐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干得了的,在大宋没有对加强海上走私打击力度之前,这个买卖都是辽国贵族所把持,不过经过大宋水军的半年奋战,使得这项买卖的主持着们损失惨重。是以到最后居然无人问津,这就给了许荣亭涉足走私的机会。

    如大宋管理食盐的专卖权一样,辽国对食盐生意也严加控制,商人在食盐生意当中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争取了很少一部分利益而已,若是有逾越的地方,轻则损失些财产,重则是抄家灭族。通过贿赂辽国地方官员,许荣亭终于暗中打通了从收购食盐到走私的全部环节,为此还有了造船生意。不过这造船作坊大部分是为走私买卖服务地只有少部分船供给辽国的市场需求。

    许荣亭的买卖一开始只是在大宋枢密院备案,后来逐渐垄断了辽国来州食盐走私贸易后,则是由大宋枢密院直接领导走私。为了能够保证大宋得到最大的实惠,许荣亭的船队还是要不时的被大宋水军所“发现”,每次走私中都要“损失”五六船私盐,然后十次当中有一次“全军覆没”,这些都是枢密院的“纯利润”。辽国方面也是在刨除这笔大宋“纯利润”之后,许荣亭和辽国有关官员分赃,至于被逮捕的水手。许荣亭对辽国方面的许诺是打通了大宋的某个关节,水手可以送回,但是船就没有了。这样算来许荣亭在来州地造船作坊也是大宋水军变相设在辽国的造船分长。

    许荣亭进行的双向走私,他还要从枢密院的手中购买布匹食用油等大宗货物运送到辽国。这一来一返每次利润都可以在十几万贯之上,大宋除了可以获得紧缺的食盐,还可以消化一部分布匹与食用油的产量。买卖之所以搞得这么大,辽国方面也只是挣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还是在于许荣亭并不独占走私贸易的巨额利润,而是听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