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章 政治交换

士林誉为“颜子”排在王安石之下的时候,他就已经迷失了。

    吕惠卿有着令人惊叹的政治嗅觉,为人也刚健果断,有才能有手段。在王静辉眼中要不是吕惠卿走错了方向,这个人在二十年后完全可以成为比肩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人物,不过现在这个“颜子”先生一边帮助王安石来收拾保甲法所造成地危害,另外一边则是将他和王安石来往的信件都仔细的保留下来——这小子知道王安石变法将全天下是人都给得罪了,借着王安石完成快速高升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想和变法派共存亡,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干的。

    吕惠卿虽然也意识到王静辉在搞平衡。但他不愿意吧自己的前途压在左右摇摆地王静辉身上,若是王静辉翻脸不认人,那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让变法派陷入深渊之中。到时候变法派唯一的救命稻草便是皇帝。不过现在朝中数遍大臣公认的“受宠排位”便是驸马第一,王安石次之,司马光再次之。像这样将希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地做法,他吕惠卿可不愿意。他宁可自己掌握命运也不愿意受制于人。当然他可以被王安石所左右,至少王安石可以算得上是他地恩师——尽管他正在背后算计这个恩师还能够走多元。他是王安石在大宋士林中公认的最佳学生;要是让他受制于王静辉,那他在心中永远也不可以接受的——驸马是个外戚,他还是有这个“自尊”的。

    王静辉想要废除保甲法,顺带将还在三司条例司拟办地保马法连带废除,不过他这次却没有绕过王安石向皇帝上书,毕竟这次与以往不同——保甲法和还没有颁布的保马法在王静辉地眼中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改良的办法,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后面王安石还要打算改革军制,在王静辉看来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赵子几所上书地方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军事上考虑正好可以用军制改革的方法来消除,要是治本的话就要另想办法了。

    董太师巷,这里依旧是大宋现任宰相的住地,这是太上皇英宗赵曙赏赐给王安石的府邸,距离皇宫的位置非常近以便随时召见王安石入宫。从这点上说,在英宗时代的时候,王安石还只是一个翰林学士颖王太子的老师而已,他能够享受到如此待遇除了当时王安石在士林中具有无比的声望之外,英宗赵曙当时对王安石的打算绝非是“留给儿孙做宰相”那么简单,若不是赵曙身体发生这么打的变化,很难说就在英宗时代王安石便可以发动变法了。

    现在的董太师巷依旧繁忙——王安石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席宰相,在朝野尽管因为变法而产生很大的争议,但作为“天下第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