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安其命

同时大宋三大报纸对这道任命也做了报道,不同的是,三大报纸在这道任命后,用了相当大地版面来介绍薛向之在楚州的政绩。

    也许报纸这东西天生就是为炒作而生,不过对于薛向之政绩的报道还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但毫无疑问对他所取得地政绩赞扬之词真是铺天盖地。由于薛向之和自己关系密切,所以王静辉对这次报道也非常重视,一方面为其造势,另外一方面貤是怕有些不良文人仅凭只言片语将薛向之的功绩夸到天上去,徒自让外人看笑话。

    薛向之地各项考评均属优秀,尤其是楚州的经济发展更是令所有官员都感到汗颜,不过这里要除去王静辉的大弟子李慎。李慎的条件要远远好过薛向之,尽管薛向之发展楚州有王静辉给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李慎的头脑灵活,从小便跟着王静辉学习先进的思想,但论发展经济的办法来说,薛向之远不是李慎的对手。李慎的家族乃是隐隐排在王静辉之后的第二富豪徐氏,徐氏就出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官员,而且还是状元出身,徐氏倾其所有帮助李慎排除各种困难,杭州的经济发展之快,除了杭州本地商人雄厚的实力之外,徐氏拉拢了一帮北方财阀进入杭州不无关系。

    昔日大宋“扬一益二”的格局早就被打破,杭州借着无与伦比的地利和丰富的资源,在三四年这个经济规模就已经超过了楚州,这里面还是因为楚州商人自己当初犯了一个大错——当初成立兴国银行的时候,他们拒绝了王静辉的邀请,兴国银行几乎是徐氏和王静辉两家的私立银行,正因为这样王静辉才可以将兴国银行当作自己的融资机构来做各种公益事业而不用考虑投资回报的缓急;而楚州工商银行的股本中王静辉所控制的并不多,其主力还是杭州商人自己,严格意义上说,工商银行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最大地投资回报。工商银行地投资方向可和兴国银行有着天壤之别。至于扬州和益州经济虽然繁荣。在大宋的地位依然很重要,但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不能够跟杭州和楚州相比的。

    其实王静辉旗下产业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在楚州和杭州两地,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为薛向之和李慎两个比较亲近他的官员增加政绩;另外也是这两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王静辉地钱袋子了,不说他在两地的各项产业为他提供了巨额利润,就是两地繁荣地区持有的大量地产租给商人建作坊、酒楼等产业所获得的巨额资金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更何况这两地农业向来发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他在那里的农田连买带皇帝的赏赐,总共加起来不下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