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三章 税法

安石详细的解释了个人所得税的意义,而且也明确的表示个人所得税地征收对象是针对那些收入远在大宋平均收入水平之上的那一小部分人,并且他也非常明确的反对将这种新的税法应用到普通百姓身上——在后世的时候王静辉尽管并不是很清楚这种税法地具体情况。但却知道这种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原有的初衷,国家个人所得税地收税对象主要是中层收入人群,而至于原本税法收税的对象高收入人群却没有多大效果。

    司马光和王安石很快便给予了回信,在这两封回信当中王静辉不得不佩服这两个老牌政治家的头脑,他们对个人所得税法案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司马光更是如此,不过他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指个人所得税法中实施的困难——无法确定那些人是该缴税的。哪些人是不该缴税……

    就这么一个问题就把王静辉看得目瞪口呆,的确他想得确实是太简单了些,不过从这两位大佬回信的口气上来看他们对这种新地税法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只要能够他们在信中所提到的问题提出一个相对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他们的还是非常容易的。

    在回信中王安石和司马光对继续减税的答复稍微有些出入——司马光最是赞同减税,而王安石对此有些顾虑,至于减税到底是减的那些税收两人的答复也不尽相同。王静辉从这两封信中可以看得出这两个党派领袖对与减税在心中还是非常有想法的。王静辉对减税地内容早就有所盘算——中国到底还是个农业国,就是在千年以后也是如此,毕竟中国地域广博人口众多。再加上现在可没有什么机器重工业这么一说,所以目前注定是要划归到农业国地行列之中的。

    减税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平稳状态,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到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王静辉毫无疑问把减税地目光放在了农民身上,不过这样的减税利益也不能白白便宜了地主,否则减税地目的就无法达到。这就要求在实施减税的过程中要作出明文的规定,对地主的地租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这样一来地主和农民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好处,至少不会因为税率过高逼得农民造反。

    王静辉在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回信中把自己对减税的看法详细说明了一番,并且也对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标准提出了一个建议——家有农田三百顷以上或是有商行年赋税在八千贯以上者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群。并且王静辉还对这两条分开来进行划分收税标准。农田三百顷以上者缴纳税率是三成。而靠商业或作坊得利者则缴纳两成王——这样的缴税水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