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八章 安内

    大宋熙宁十年五月,距离第一次熙宁北伐刚刚过去不过四年,在这四年当中,大宋已经在新占领的长城以南地区建立了一道稳固的防线。从山海关到大同府一线长城已经修整完毕,这使得大宋在北方对抗游牧民族南侵的时候有了一道可靠的防线。

    长城修整完毕并不是终点,在修整长城的时候,大宋同时投入了上千万贯将北方的主要干道也重新修整一遍,依托两条用水泥修建的北方主干道,将大宋西北、北部同大宋中心连接了起来,以往十五天的路程若是乘坐马车在水泥路上通行的话,可以节省五天的时间。不要小看这节省出来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这大大改善了北方道路交通水平,从而使得大宋对北方和西北的控制力度大大增强。

    这两大工程在进行了四年之后,大宋总共向其中投入了三千多万贯才完成,这已经是比原计划节省了近一千万贯,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宋朝廷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运作方式来进行这项工作。大宋在这四年当中进行这两项工程就足足投入了三十万奴隶,这才使得工程进度进展飞速,比原计划快了一年左右完成任务。

    修整长城和在北方构建水泥路主干道大大改善了大宋北部疆域的防御能力,尽管耗费了大量的金钱,但是相对于其巨大的军事作用而言,这笔钱花的非常值得。尤其是这几年大宋北方是少有的没有战争的时期,北方和西北都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从治平三年开始的厢军屯田政策到现在在北方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北方和西北的厢军屯田终止一专面是因为北方可供分配土地已经开始显得有些紧张,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宋厢军数量已经降至了不足二十万人,就连正规禁军数量也下降到了六十余万,这样的军队规模已经是自仁宗时代以来的最低点。

    在西北和北方的厢军屯田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在南方的厢军屯田却没有结束,不过相对于北方和西北而言,南方的厢军屯田速度非常缓慢。自治平三年开始大宋在大顺城第一次大规模获得了西夏的战俘充作奴隶开始,奴隶的主要使用方向就在南方。他们不断地在南方开辟修筑道路、桥梁,而且还有计划地沿着这些开辟出来的道路进行屯垦。等奴隶将屯垦的土地变成熟地的时候,他们再继续向前,而此时厢军屯田才在这个基础上开始。

    这样一来厢军在南方的屯田速度自然是非常缓慢,不过与北方厢军屯田主要是以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相比,在南方的厢军屯田农业只是占了一半,最主要的还是以种植甘蔗、酿酒、造纸、制糖等手工业为主。

    湖广地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