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劫船

这些相关产业将会损失惨重,王静辉不想做纳粹,但是也不想出现第二个刘氏,大宋的技术机密要严格保密,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宋的领先地位。

    虽然处理了刘氏,但是高丽却并不以为然,若不是在军械上非常依赖大宋的话,恐怕高丽常驻大宋汴都的使者未必会出面道歉。即便这样,高丽也是不会放刘氏的那几个造船工匠回国的。不过在两个月后,高丽使者便请求觐见大宋皇帝,原因无他,在高丽拒绝“引渡”刘氏造船工匠回国后不到一个月,高丽粮价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猛涨,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高丽米价上涨近一倍。大宋商人在得到王静辉的暗示后,便陆续囤积粮食,待到刘氏一案最终完结高丽拒绝引渡造船工匠后,立刻联手抬高高丽粮食价格,造成了高丽在短时间内粮食价格暴涨。而此时在高丽粮食最多的地方莫过于济州岛了,大宋粮商囤积粮食后都开始转运济州岛,若是高丽不识趣的话,济州岛的粮食便会由王静辉直接买下转运大宋。

    高丽数年来一直和女直人征战不休,这次国内粮食短时间内的价格暴涨极大的动摇了高丽国内的稳定,为此传讯高丽使者后便立刻向大宋道歉并且归还造船工匠。这一次行动让大宋统治高层非常清楚的看到了经济这把利器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宋根本用不着做出武力威胁的姿态,便可以轻松的让一个国家屈服,当然在实施这个策略之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强大才可以。不管怎么样,高丽与大宋之间这次交锋完败,而最终的解决办法是高丽王庭以当前米价的八成全数回购大宋商人手中的粮食,并且以后高丽和大宋之间的军械交易价格提高一成。

    不过话说回来,大宋也经过这次教训清楚了技术保密的重要性,以往技术保密的核心重点在于火器等方面,现在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等与军事相关的技术都是在大宋的保密范围之内。

    辽国也曾想过类似高丽这样的方法来获得大宋的造船技术,不过有高丽的教训在前,刘氏的审判结果也极大的震慑了大宋那些无良奸商,使得辽国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什么进展。不过与高丽不同的是辽国本身就有很多汉人工匠,无论在技术储备上还是国家资源上都远比高丽要强得多,就算没有可能从大宋获得这方面的有关资料,辽国也可以慢慢发展。辽国八年来也确实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苏州和锦州建设了非常优良的港口、造船作坊,并且苦心建立起两支还算称得上规模的舰队。

    尽管辽国在航海方面非常努力,但是和大宋的差距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赶上的。除了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