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救伤(2)

就是如今总管整个应天书院的院士,也是整个仕林中文人学子的领袖人物,如果在应天书院能够得到他的照顾,那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儿,因此道了一声谢后,就接过了那封书信。

    事情大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经过李子如的这件事儿后,李府上下都对我好得不得了,嘘寒问暖的一点儿也不把我当作是外人。当然在这当中,李月如更是每天都会来探望我这个干哥哥,显得殷勤无比,让我觉得她对我的情意表现得更加明显了。

    相反,李姬如我却从来没有见过她,她也没有来看望过我,这不禁让我心中郁闷不已,暗地里老是猜测着她是不是和刘子亮有了新的进展,这种独自嫉妒的心情实在让人难受得紧。

    过得几日,虽然内力还没有全然恢复,但是体力上我倒是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下床之后去看了看李子如的伤势,见他也好了许多,只是脸色还没有从前的红润,大概要经过一段时日的调养,他这内伤才能算是完全的好了。

    李子如见到我时候,恰好他的赵云杉也在房间里,他们自然又不止一遍的谢过我的救命之恩,李子如更是对我以“十七弟”来称呼,完全就把我当作亲生兄弟一样。

    一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又到了应天书院要开堂授课的时候。我随着内伤初愈的李子如,还有刘子亮和赵云杉三人,一起去到了天下闻名的应天书院。

    说起来,我还是第一次走在应天城的大街上,那繁华的景象,和我之前在马车上匆匆一瞥时比较起来,又有了另一番的体会。岂不说别的,就说那从各地云集过来的商品货物,要想在别的地方如燕京看到,那还真是不能。没有办法,谁让应天是京城呢?作为天下的枢纽,天子的脚下,各处的好玩意儿无不涌向这里,繁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应天书院虽然说是在应天,但是其实并不在应天城里,反倒是在应天城外的紫金山上(说明了架空历史,架空的世界,至于应天书院真正的原址,请大家就不要较真了)。据李子如介绍说,当年创立应天书院是由当年后晋时的杨悫所创,他之所以选址在紫金山上,一是因为紫金山上的环境清幽,宜于让学子们安心读书,而是由于杨悫看了江宁一带的风水后,认定这紫金山上就是天下文气聚集之地,最适合把书院建造在这里,因此真的把应天书院建在了这里。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因为杨悫的风水相术极准,自从应天书院创立的那一天起,一直到今时今日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而且直至今日还成了四大书院之首,真是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