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人才荟萃

以男耕女织为常,所用衣料十字八九取之于农家自产,惟精美绸缎、上等衣料流行于市。但近50年来。此种局面时变事变,洋人屡屡携其洋纱、洋布行销本国。一年销量达几千万两之巨……何也?以一来洋纱、洋布轻便结实,其内在品质远胜土纱土布,二来价格低廉,同样一匹绢布,洋货只及土货三分之二售价;三来生产疾速,我国土货惯用手摇纺车,纵辛劳一昼夜,所成亦有限,然者洋人机器一开,纺纱、织布均有专司,一昼夜可成上千人所用衣料……”

    “道理说的不错,不知有何妙策?”朗读毕竟太慢,工商大臣周学熙不及待地接过试卷阅读起来。

    ……工商实业本属众多,然者为何独重纺织?其一,纺织事关四万万同胞之衣着,人不可一日无衣,此则市场广大,行销有路,足可挽回利权;其二,纺织与冶铁、造船相比,所用机器并不高深莫测,较易掌握,仿照亦相对较易;其三,纺织需大量人工,我国人口众多,永无工人匮乏之患,且工钱较之外洋极为低廉,纺织大盛之后可解决流民与失业问题;其四,纺织起点较低,对资本需求不大,适合商办,且见效极速;其五,纺织对气候要求无殊,对场地要求亦非苛刻,从南到北,几乎各处皆可兴建,无推广之难……

    洋洋洒洒几千言,不但将在中国发展纺织的优势一一道来,而且还将究竟如何仿行、如何着手的思路一条条明列,有论有据、有破有立,果然是一篇好文章。

    周学熙赞不绝口,忙把试卷递给其余大员传阅。

    “好!”唐绍仪最后一个见到,匆匆忙忙看了两遍后,把笔一搁,大声叫好。

    不惟所部主官和主考官都叫好,其余众人同样也是一片叫好声,唐绍仪提起蓝笔写下“最优”两字——皇后新丧,27日不用红语用蓝色待之。

    按照内部流程规定,试卷一旦标注“最优”两字,则就有角逐该科三甲之望。

    周学熙作为所部主官,附署意见后又读两遍,越看越喜欢,恨不得当即知道此人是谁。但按考试规则,为防考官徇私舞弊,参考考生姓名、籍贯、年龄、学业等个人信息全被装订起来,非到最后阅卷完毕、公诸于众之时不能拆开。

    看得周学熙如此爱才心切,急欲得知而又不愿破坏规矩那副抓耳挠腮地模样,职官部侍郎王照笑道:“周大人不必焦虑,下官知道此生来历。”

    王照升迁至职官部侍郎的速度堪比周学熙升迁至工商大臣的飞速。单就资历,他原本只是吏部主事,不过一个从六品的小官。但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