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只以上是第一只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25【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26【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27【异兽】应龙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1,杀蚩尤与夸父2,不得复上,故下数旱3。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注】1应龙: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2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3数:屡次,频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1,逮之于禺谷2。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3,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注】1景:“影”的本字。2逮:到,及。3又杀夸父:先说夸父因追太阳而死,后又说夸父被应龙杀死,这是神话传说中的分歧。
28【异兽】赤鱬(ru)
传说中异鱼名。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其说始见于先秦。
【原文】《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29【异兽】灭蒙鸟,禽类,青色羽毛,红色的尾巴,也叫孟鸟。
30【天狐】
传说中有通天之术的仙狐。
《玄中记·说狐》:“狐,五十岁,能变化谓妇人;百岁为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只以上是第一只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25【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26【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27【异兽】应龙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1,杀蚩尤与夸父2,不得复上,故下数旱3。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注】1应龙: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2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3数:屡次,频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1,逮之于禺谷2。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3,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注】1景:“影”的本字。2逮:到,及。3又杀夸父:先说夸父因追太阳而死,后又说夸父被应龙杀死,这是神话传说中的分歧。
28【异兽】赤鱬(ru)
传说中异鱼名。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其说始见于先秦。
【原文】《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29【异兽】灭蒙鸟,禽类,青色羽毛,红色的尾巴,也叫孟鸟。
30【天狐】
传说中有通天之术的仙狐。
《玄中记·说狐》:“狐,五十岁,能变化谓妇人;百岁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