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州、扶州危矣,此乃李翼失职之罪,” 长孙无忌第一个出来发表意见,“陛下,若松州、扶州有失,应治李翼之重罪!还有特进李靖,放言以五万人就可以消灭吐蕃大军,如今吐蕃人分兵攻击,这五万人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众人皆脸色俱变,想不到这位深得皇帝信任的当朝司空,竟然要先治在前方领兵打仗将领之罪,还要追究提出以五万兵力出击的李靖之责。
李靖听了以内虽大起波澜,长孙无忌的话也是深出他的意外,但神情却没什么变化,也没说话。
“陛下,长孙司空此话说的无理。古人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战过程中,敌情随时变化,这是我们无法左右的,谁见过在战场上行军布阵一成不变的将领?吐蕃人离我们有千里之遥,长途行进中,他们在军力布置上有变化也是最正常不过了,李翼能及时探知情况,并回报,这已经难能可贵了。何况在出征前,李特进也已经提出过,要防止吐蕃人的分兵行动!这何罪之有?”刑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马上站出来反驳长孙无忌的观点,脸上满是愤慨的表情。
“陛下,臣也觉得江夏王此说有理,行军布阵之道,不可能是没有变化的,重要的是能及早探明,并及时做出应对。何况我们现在要讨论对策,不是治谁罪之时,”房玄龄也出来说道。
其他几位如高士廉、唐俭等欲言又止,李靖仍未发言,两眼平静地看着前方。
“朕今日召你们来,也是让你们讨论对策,不是治谁罪,谁有功或有罪,待日后再议!”李世民也对长孙无忌开口就要治李业诩的罪有些不解,这不似长孙无忌的风格。
“陛下,臣觉得,有侯尚书领兵阻挡吐蕃北上之路,青海之地当是安全,可以尽举青海之兵,平定青海之南羌人的叛乱,再有,当举兵,快速往松州一带驰援!”李道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也觉得如此甚好!当派兵往松州一带驰援,解松州之困,”房玄龄想了一下,表示同意李道宗的观点。
长孙无忌被李世民隐隐地指责了一下,心里一凉,没发表意见。
“李老爱卿,你觉得如何?”李世民问不语的李靖道。
“老臣觉得,前方将士既然已经如此探明情况,他们定是采取了对策,依老臣所料,如今,分兵北上的十五万吐蕃人已经尽数被歼,我军定是在飞驰追击弃宗弄赞所部的过程中!老臣也认同江夏王的观点,可以尽举青海之兵南下,平定羌人的叛乱,再遣一军,往松州一带策应驰援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众人皆脸色俱变,想不到这位深得皇帝信任的当朝司空,竟然要先治在前方领兵打仗将领之罪,还要追究提出以五万兵力出击的李靖之责。
李靖听了以内虽大起波澜,长孙无忌的话也是深出他的意外,但神情却没什么变化,也没说话。
“陛下,长孙司空此话说的无理。古人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战过程中,敌情随时变化,这是我们无法左右的,谁见过在战场上行军布阵一成不变的将领?吐蕃人离我们有千里之遥,长途行进中,他们在军力布置上有变化也是最正常不过了,李翼能及时探知情况,并回报,这已经难能可贵了。何况在出征前,李特进也已经提出过,要防止吐蕃人的分兵行动!这何罪之有?”刑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马上站出来反驳长孙无忌的观点,脸上满是愤慨的表情。
“陛下,臣也觉得江夏王此说有理,行军布阵之道,不可能是没有变化的,重要的是能及早探明,并及时做出应对。何况我们现在要讨论对策,不是治谁罪之时,”房玄龄也出来说道。
其他几位如高士廉、唐俭等欲言又止,李靖仍未发言,两眼平静地看着前方。
“朕今日召你们来,也是让你们讨论对策,不是治谁罪,谁有功或有罪,待日后再议!”李世民也对长孙无忌开口就要治李业诩的罪有些不解,这不似长孙无忌的风格。
“陛下,臣觉得,有侯尚书领兵阻挡吐蕃北上之路,青海之地当是安全,可以尽举青海之兵,平定青海之南羌人的叛乱,再有,当举兵,快速往松州一带驰援!”李道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也觉得如此甚好!当派兵往松州一带驰援,解松州之困,”房玄龄想了一下,表示同意李道宗的观点。
长孙无忌被李世民隐隐地指责了一下,心里一凉,没发表意见。
“李老爱卿,你觉得如何?”李世民问不语的李靖道。
“老臣觉得,前方将士既然已经如此探明情况,他们定是采取了对策,依老臣所料,如今,分兵北上的十五万吐蕃人已经尽数被歼,我军定是在飞驰追击弃宗弄赞所部的过程中!老臣也认同江夏王的观点,可以尽举青海之兵南下,平定羌人的叛乱,再遣一军,往松州一带策应驰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