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终于明白

是因为陛下待臣下未尽诚信之故。今立政致治,必委以君子,事有得失,有时要询访小人。虽然君子也不能没有小过失,假如对于正道没有太大的害处,就可以略去不计较。既然称之为君子而又怀疑其不真诚,这与立一根直木而又怀疑其影子歪斜有什么不同?陛下如果真能慎择君子,礼遇信任予以重用,何愁不能达到天下大治呢?否则的话,很难保证危亡不期而至…”

    听魏征再说这些,李业诩脑中突然蹦出一种想法来,他知道,历史上的魏征差不多就是这两年死的,看如今魏征的身体状况,是有衰败的迹象,难道是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谏臣自知时日无多,今日趁此机会力谏李世民吗?还是另有其意?谁为君子?谁又有小过?此意定是不简单!

    李世民看来今天心情真的不错,听魏征如此一番尖锐的话语,非常没有生气,反而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昔晋武帝平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接受台司的直谏,乃私语子孙,自以为明智,朕当不会如此。今得卿之谏,朕知过矣,当置此言于案几上,日夜警醒…”

    李世民再对魏征行了一礼:“魏卿如此谏言,朕已经久未听闻!”

    魏征答道:“陛下虚心纳谏,就一定会有上书言事者。大臣们愿为国徇身者少,爱惜自身的人较多,他们害怕获罪,所以不上书言事!”

    李世民道:“朕何尝不虚心纳谏,朕今日还是说,即是以后,以事直谏,朕也不会责其罪,若大臣们议论国事而忤怒圣意,动辄处以刑罚,这与上刀山下火海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大禹给提意见的人行礼,正是为此,朕今日也是如此!”

    李世民再问魏征道:“朕今日还有事问卿,自古以来有时是君主昏愦而臣下清明,有时又是君主清明而臣下昏乱,二者之间哪个更厉害些?”

    魏征答道:“君主清明则善恶赏罚得当,臣下如何能够作乱!如果不清明,放纵暴虐刚愎自用,即使有良臣在身旁,又有何作为?”

    李世民反问道:“齐宣帝身边有杨遵彦,难道不是君主昏愦而臣下清明吗?”

    魏征迅速作答道:“其也只能延缓灭亡而已,如何谈得上治理好朝政呢?”

    “如今我朝中忠臣良将辈出,朕自觉也不是昏庸愦败之君,君臣共心,我大唐将会日渐强大,所以无此担虑!”李世民很自信地说道。

    “陛下,魏特进此番言语,让臣等汗颜,臣不愧无此见地!”房玄龄此时也站了出来,对李世民行了礼,又对魏征恭敬地作了礼

    魏征对房玄龄的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