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三百门大炮、平壤血战(1)

质铠甲),或是皮甲和纸胴。至于普通的日军士兵,自然是什么盔甲也没有了。

    至于此时日军的编组中,一般以备及队来分。一备为六百二十八人。其中骑兵约有五十人,步兵三百九十人,还有两百三十八名非战斗员。一备又为多少队。每队约为二十五人,其中指挥官1人,骑兵2人,长枪兵8人,弓兵5人,铁炮兵4人,持镰奉行(负担地军役)与小幡持(旗手)5人。

    不过他们所谓地骑兵,都是骑马上战场的人,只限于亲卫队母衣众,旗本,还有传令兵及将领等人。真地要上阵打仗的时候,在战场时,除了将领绝对不准下马外,剩余骑兵都要下马作战。事实上,此时日军的骑兵,基本上都是马上步兵。

    最后在此时日军中,很少有盾牌手,那是因为日军的弓是出名的软弓,威力不大,没有什么有威胁的远程武器,所以不需要用盾牌来挡箭。此外,由于日人喜欢肉搏,崇尚进攻的思想,也造成日军很少使用盾牌。此时在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中,就没有一个盾牌手。

    “进攻吧!”

    辰时,天色己大亮,李如松挥了挥手,立时一场名留青史的恶战开始了。号炮响起,随着中军位置一阵骚动,明军中一辆辆重型偏厢战车被推了出来。战车中,安放着一门门用多道铁箍配备铁爪,铁绊等固定好炮身的大炮。这些大炮,都是重达数百斤,长达两米,被封为大将军的佛郎机重型火炮,可发射重达七斤重的铅弹。

    这样的威力,换成西洋的火炮,算是七磅炮了,不过纵观西人近代史,还没有出现过同时使用一百多门七磅炮的历史,就算在拿破仑的炮兵营中,也不过是有两门榴弹炮和三门六磅重的大炮。一个军团四万人,炮兵纵列也不过才六十门六磅重大炮。他们的野外拉行火炮,也出现得更晚。

    很快,明军中一百多辆重型偏厢战车被推了出来,此外,还有两百多辆中型偏厢战车也被陆续推了出来,上装着两百多门重量略轻的灭虏炮。

    偏厢战车车轮前高后低,大炮可在战车上直接发射,炮手们列阵完毕后,看到中军位置下令开火的旗号后,就赶忙装弹。明军中的佛郎机火炮,与后世的火炮有所不同,都是配用后装子铳。子铳战前先装好铅弹,铁砂,石块,火药等物。打完一炮后,就换上另一个子铳。这样快速装填,速度堪比后世的榴弹炮。

    一般而言,明军的佛郎机火炮中,都配有四到五个子铳,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持大炮轰击的火力。被几百门这样的大炮轰击,可说是一场悲剧。当然,有利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