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军粮

可以准备

    分,这对各人是难以想象的。对于黄来福地商人倒是一时间没领会进去。

    大明的军粮体系沿用宋朝地军粮配给制度,一般明军口粮有分几种:驻防时一般性的配给军粮、平日额外口粮配付、断粮或是应变时地口粮、行军或是军阵战斗时的战斗干粮、行军或是军阵战斗地其它配给……等等数种。

    一般的明军军粮是一种饭,这是一种古代干粮,用一石米煮熟后放到水中曝晒,干后再来一次,共做十次,最后得到二斗后再做成干米饭。食用时,取一大合用热水泡,浸软后再煮熟就可以吃了。

    一般驻军发一次这样的干粮,可供一人吃五十天,行军战斗时每人携带三日份。此外还有硬盐块,粗布醋干,干~,蒸饼等,发一次,就可以让一个军士吃五十天。

    这是一般性的配给,如果是在行军或是打仗时,便吃一种用鹿肉与面粉合做成的麋饼,还有皱饭、杂饼等,如在营寨内,便可以用汤配着吃,行军打仗时就可以直接吃。

    最后行军时还有油麻丸,乌梅等止渴,马匹则有干+以紧急解渴之用。最后每个士兵还有葫芦或绣筒水壶等。

    其实算起来,明军的军粮制度算是此时世界先进与合理地,如果与日本人与朝鲜人,还有此时的西方人比起来,这些军粮供给算是丰富的了。不过有道是人比人,气死人,与山西镇大军比起来,李如梅等人便发觉差多了,每次山西镇大军随行都有砖茶,午餐肉罐头,火腿,干肉,咸蛋等,这些物质,就是平时自己这些将军们也享用不到啊。

    现在还增加了奶酪……

    怀着嫉妒的心情,李如梅等人在旁瞪眼听着,其实此次李如梅来,除了想为自己的军队蹭一些物质外,还想询问黄来福关于火铳的事。

    第一次朝鲜战争后,黄来福曾给了辽东军几根五寨堡火铙的样品,不过遗憾的是辽东的匠户们劳动积极性差了一点,搞到现在,并没有造出几根质量好的鸟铳。如果上书让工部造地话,可能效果更差。因此辽东军最后又退回了使用射程远远不如弓箭的三眼铳。

    不过此次黄来福进朝鲜,李如梅看到山西军的火铙似乎又与以前不一样,因此他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好容易等何如镇说完,不过没等他开口,又有一个朝鲜商人赶忙上前,跪在地上,用纯正的汉话向黄来福道:“小的是王京商人金勇汉,现上国黄将军入京,倭人定会闻风丧胆。听闻黄将军在上国颇为精通商货之事,不知我等这没有这个福份为黄将军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