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真正地找矿开矿等活动,使地方上的小民受到的些。
当然了,就算如此,因为万历皇帝的开矿榷税主体是那些大商人与大矿主等,所以就算一年收这些钱,还是受到了他们的疯狂反对的。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如各地言官,各个京官等,每几个月都要酝酿一次大规模的上书。
当然了,以前他们的舆论力量是一统天下,在他们的笔下与宣传下,似乎他们是正义一方,万历皇帝的所作所为是昏庸的所为,是万民所指地。
不过现在有黄来福的《五寨堡新闻报》在京中疯狂为万历皇帝政策唱赞歌,这种美妙的情况己经一去不回了。由于黄来福避开文人市场,专走低端路线,言论生动活泼,又买一送一,每张报纸价格极为低廉。《五寨堡新闻报》的论调,至少在普通老百姓与小民中,还是很有市场地,这让那些文官们恨恨不己。
对于《五寨堡新闻报》,黄来福是专门拨款,每个记者都是待遇丰厚,而且不求盈利,加上馆内有强悍的打手做护卫,在京中还有各个权势太监,锦衣卫等人的支持,所以虽然很多文官们对《五寨堡新闻报》恨之入骨,但却是对之无可奈何。
对于万历皇帝的开矿榷税,黄来福是强烈支持的!历史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业与矿业己经非常兴旺,商税与矿税的征收应该要占到大明税收的半壁江山,而不是将所有的税收压力都放在可惜的小老百姓身上。
黄来福态度很明白,宁可对商人与矿主多欺压些,也不能让普通地农户失去最基本的活路而走上绝路。中国历史己经写得很明白,从来都只有农民造反让天下亡国的,没听说过有商人造反而让国家灭亡的。
而且商税与矿主的征收完善,才能让国家更为的富强。
中央保持一个强大财政核心还是必要地,过份藏富于民,特别是藏富于大商民,在亡国后,只是被别人收割的份,这种事,大明己经是个明显的教训。明亡后,清兵只在江南一个普通的商人之家,便抄到白银二十万两,不过这又如何,这些巨大的财富,都是为他人做嫁衣。
……
关于开矿榷税,这两年在大明百官中闹得沸沸扬扬,想必在此后的多年内仍会纷争不止。
不过关于这个纷争,在东征大军得胜归来后停了一阵时间,因为百官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另外一个方面。
就是黄来福带回来日本国首批一千万两白银赔款地事,而且依大明与日本国在三月初十日签订的《万历明日亲善友好条约》中,此后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