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见邵逸夫

,张毕玄已经拟稿可以想象若是自己不采取手段,竞争对手们会如何丧心病狂的跟风拍出无数部赌片。

    不过,能用收购电影公司的手段更好,把竞争对手变成自己得力助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张毕玄虽然有钱有势,但在娱乐界还不够分量,要想成功收购那些电影公司需要要有权威的人物为自己做说客。

    这样的说客必须是有足够资历、人缘好,而且已经退出或者准备退出电影业就更好了。因为没有退出电影业必然和其他电影公司产生竞争,再德高望重竞争们也不会服他。

    这样的人,张毕玄知道有一个人是合适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董事长邵逸夫先生。这位邵翁是包玉刚的同学,而张毕玄和包玉刚在事业上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张毕玄通过包玉刚做中间人请动了邵逸夫为自己做说客和其他电影公司的投资人谈收购。邵逸夫是个大方的慈善家,却又是个对员工很小气的老板。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60年代打败了唯一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的对手电懋电影公司后,曾经辉煌一时,成为香港电影霸主。

    六十年代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隔音片厂、置影场所、摄影棚、行政大楼、制片大楼、暗房、冲印所、货仓、服装道具库、放映室全部具备,香港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主要的功劳还是这座邵氏影城的功劳。而当时在清水湾购买大面积地皮成本低的让人难以置信每平方英尺仅0.45港元,总共只花了36万港元。

    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而邵氏公司为了每年发行更多的影片,竟然抄袭成瘾,经常把外国电影的桥段改头换面拍成自己的电影。香港电影喜欢跟风这个恶习也是从邵氏开始的。后来美国好莱坞一抱还一报,所有动作片的武打设计全抄袭中国的武术动作,还聘请中国人当武术动作指导。从观赏角度看,中国武术确实是最夸张,最有艺术表现力度的搏击套路。所有好莱坞电影的动最片都带有中国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好象中国武术也成了美国国术似的。

    最让后人晕的是邵氏兄弟的简称了。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标识与兄长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则主管制片业务,简称sb。看过邵氏出品电影的人都知道,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