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六骏的前世今生
昭陵六骏顾名思义出自昭陵。而昭陵指得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昭陵位于陕省陵泉县东北的九嵕山。在昭陵旁边祭殿的两侧有庑廊,而原本“昭陵六骏”石刻就是安放在那里的。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天下时,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每次两军对垒,他都会亲率精锐骑兵冲击敌阵,一番冲杀穿阵而过,谓之“贯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是在马上得的天下。
而“六骏”的原型,是他在征战时所乘过的六匹战马,它们都曾经伴随着这位一代雄主在战场上驰骋纵横。白居易有诗云:“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这诗说的就是为了告诫子孙创业的艰辛,李世民在贞观十年兴建昭陵时下诏,将“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这其实也是他对于与他相依为命的六匹骏马的怀念,
史传唐太宗令画家阎立本先把“六骏”形象画出,然后由其兄阎立德刻于石屏之上,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之内。非但如此,他还为这每一匹战马赐名作诗,记述它们的战功和风采。唐太宗还令大书法家欧阳询写了每一匹战马的名字和他亲拟的颂词,再令工匠镌刻于石雕之上。不过可惜的是每一幅石雕上有一尺见方的题字的位置,但历经千年的风霜,如今这些文字都模糊的看不出原来的样貌了。
当初萧遥在陕省博物馆的时候,也曾去过现在存放六骏的长安碑林博物馆。亲眼见到了这“六骏”。当初六骏是分东西两列置于太宗陵前,马头均是朝着南边的陵寝。从南向北,西边依次是“飒露紫”、“拳毛騧”和“白蹄乌”。而东边依次是“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
“六骏”为青石质地,每件宽204厘米,高172厘米,厚40厘米,近4吨重。1914年时“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刻被盗卖到了美国,其余“四骏”,先是被搬运到陕西省图书馆,建国后移藏于长安碑林博物馆至今,后来虽然用石膏和水泥制成“飒露紫”和“拳毛騧”的复制品。但六骏分离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中国人民心头永远的痛。
“昭陵六骏”被称为是中国雕刻史上的瑰宝,其中有其高超的艺术手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它是唐代石刻中少有的现实题材作品。鲁迅曾说过:“汉人墓前石兽多半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其手法简直是前无古人。”萧遥曾听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说过:“秦始皇兵马俑里有那么多匹马,没有哪
昭陵六骏顾名思义出自昭陵。而昭陵指得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昭陵位于陕省陵泉县东北的九嵕山。在昭陵旁边祭殿的两侧有庑廊,而原本“昭陵六骏”石刻就是安放在那里的。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天下时,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每次两军对垒,他都会亲率精锐骑兵冲击敌阵,一番冲杀穿阵而过,谓之“贯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是在马上得的天下。
而“六骏”的原型,是他在征战时所乘过的六匹战马,它们都曾经伴随着这位一代雄主在战场上驰骋纵横。白居易有诗云:“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这诗说的就是为了告诫子孙创业的艰辛,李世民在贞观十年兴建昭陵时下诏,将“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这其实也是他对于与他相依为命的六匹骏马的怀念,
史传唐太宗令画家阎立本先把“六骏”形象画出,然后由其兄阎立德刻于石屏之上,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之内。非但如此,他还为这每一匹战马赐名作诗,记述它们的战功和风采。唐太宗还令大书法家欧阳询写了每一匹战马的名字和他亲拟的颂词,再令工匠镌刻于石雕之上。不过可惜的是每一幅石雕上有一尺见方的题字的位置,但历经千年的风霜,如今这些文字都模糊的看不出原来的样貌了。
当初萧遥在陕省博物馆的时候,也曾去过现在存放六骏的长安碑林博物馆。亲眼见到了这“六骏”。当初六骏是分东西两列置于太宗陵前,马头均是朝着南边的陵寝。从南向北,西边依次是“飒露紫”、“拳毛騧”和“白蹄乌”。而东边依次是“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
“六骏”为青石质地,每件宽204厘米,高172厘米,厚40厘米,近4吨重。1914年时“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刻被盗卖到了美国,其余“四骏”,先是被搬运到陕西省图书馆,建国后移藏于长安碑林博物馆至今,后来虽然用石膏和水泥制成“飒露紫”和“拳毛騧”的复制品。但六骏分离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中国人民心头永远的痛。
“昭陵六骏”被称为是中国雕刻史上的瑰宝,其中有其高超的艺术手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它是唐代石刻中少有的现实题材作品。鲁迅曾说过:“汉人墓前石兽多半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其手法简直是前无古人。”萧遥曾听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说过:“秦始皇兵马俑里有那么多匹马,没有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