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69、辨别的方法

 主要是指导与几里国方面的教育合作业务, 同时也指导几里国内的高等教育建设。”

    牛以平有些踌躇道:“这个啊?其实学校有规定, 处级以上领导在校外机构担任兼职,如今有种种限制, 不知方不方便。”

    华真行:“这样啊,那么请您担任几里国政府的教育顾问呢?至于待遇或者按东国的说法是参公级别, 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

    这一步台阶迈得可太大了,从一家境内外资企业的顾问, 直接上升到海外一个国家政府的顾问。牛以平:“这,这有些太夸张了吧?我仅仅是一个校办副主任。”

    华真行:“我只想问违不违反规定?”

    牛以平:“倒是不违反学校的规定, 但是……”

    华真行:“别但是了, 咱就这么说定了,正式的聘用手续,这周就能办好。”

    “倒是不违反春华大学的规定,但是高校管理人员及教职人员, 担任国外政府或者机构的顾问,国家安全部门难道就不会注意吗?”

    说话者是王丰收, 他推门进来听见两人正在谈论什么, 当即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愧是搞情报工作出身的。

    用隐蔽的方式收买思想界、学术界人士,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向来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渗透颠覆、舆论及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手段。

    知名高校向来都是重灾区,因为这里的专家学者不但拥有各个专业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还有导师或老师的身份,会影响到该国最精英的下一代人。

    人的理念是经历塑造的。

    聘请他们为某部门或机构的顾问, 给予各种高大上的头衔与好处, 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观念。

    对付已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份子,就算花钱收买最好也要绕个弯子, 人家都是要脸的。

    更好的方法是给他们名,然后让他们名利双收,通过各种方式, 比如舆论造势、专业领域的奖项与评价,推高其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

    这是阳谋,但很多人明知是饵也会主动吃下去。在尚无客观标准的人文领域,谁不希望自已的成果能得到“国际主流学术界”的首肯呢?

    吸纳他们成为重要学术机构的成员、聘请他们成为重要研究机构的顾问、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其论文,而且能受到很高的评价与赞誉。

    有多少人能拒绝?不一门心思往里钻就算有操守了!

    但是这世上的事情,只要得到好处就得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