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5.恭妃流产

    对此,诺敏只能捂脸。

    当时俄国参战的只有四百五十人,而且这四百五十人根本就不是俄国正规军,而是由流放犯、探险家、哥萨克组成的乌合之众。俄国当年在和瑞典进行长期战争,根本就没有正规军派到远东,在远东的扩张完是依靠乌合之众完成的。

    而大清准备,皇上是这么说的:“据郎坦等奏,攻罗刹甚易,朕亦以为然。第兵非善事,宜暂停攻取。调乌拉、宁古塔兵千五百人,并制造船舰,发红衣炮、……上谓攻罗刹当期必克,倘谋事草率,将益肆猖狂。”

    皇上让萨布素率领的宁古塔1□□,再加上盛京兵□□,增调的藤牌兵□□,再加上后勤部队,共计3000人左右。

    7:1!

    这么大的差异要是都打不赢,诺敏只能说清朝亡国真的不冤。

    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据后世的说法,这个时候是俄国最乱的时候。

    康熙二十一年,年仅20岁的沙皇费奥多尔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两位皇弟伊凡和彼得成为皇位继承者的候选人。沙皇同母的公主索菲娅支持自己的弟弟伊凡,继后娜塔利娅自然支持亲生儿子彼得。由于俄国传统的“杜马会议”站在了继后这一边,最终10岁的彼得成为沙皇,娜塔利娅也当上了摄政。

    只是野心勃勃的公主索菲娅岂肯甘居人下?

    沙皇死后才三天,索菲娅就趁机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夺取摄政宝座,同时拥立两个沙皇。身为摄政,索菲娅自然掌握实权,两位小沙皇只不过是装点一下门面,只能在宗教仪式和外交场合上走走形式。

    也就是说虽然明面上现在俄国是沙皇当政,事实上应该是公主索菲娅当政。这位公主的确有魄力和野心,只是她最后还是失败了,四年后就会被同父异母的弟弟沙皇彼得政变,然后被迫做了修女,在修道院里度过余生。

    若诺敏没有自信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下一任的皇帝,远在千里之外的俄国发生什么事和她没有丝毫关系,但就是因为诺敏将大清都看成是自己儿子的囊中之物了,有些事情她不得不将眼光放得长一点,虽然说出来恐怕会让人嗤笑不已。

    公主索菲娅的死活得意与否,都不关诺敏的事,但干掉她上位的那一位,却是一个很棘手的对手。

    就是彼得大帝,他在康熙二十八年发动政变,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