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3.意料之外

又加1尺左右长之扁方,缚令平立,两翅余发双搭扁方之上,交叉盘绕,涂以发油,余梢缠绕头顶。发短则以假发,外边用红绳围上,再在上面插上各式花朵、簪、钗等。

    软翅头:盛行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方法是绾发于头顶,束之以绳,再分成两缕,各用红绳缠成两把,长约三五寸,双垂于脑后,略呈八字形。咸丰、同治以后,其两把结构由矮而高;由竖垂脑后,演变成横卧头顶。

    高把头:由软翅头演变而来。方法是绾发于头顶,用头绳束住,再分成两缕,用红绳缠成细而短的两把,用铁叉支住,再在铁叉上缠线。挽发如双角,作朝天马镫状,颈后缀一燕尾发髻。流行于旗人世家仆妇中。

    旗髻:方法是绾发于头顶,盘成一圆髻,这种简便的发式,在出阁后的妇女中,均可梳之。

    但若有事出门或喜庆大事时,则改梳庄重头型。

    大拉翅:盛行于光绪、宣统年间。其式为顶发梳成圆髻,脑后发呈燕尾式,另以黑缎、绒或纱制成“不”字形皂板,称为“头板”。它的底部用铁丝制成扣碗状,称为“头座”。扣于头顶发髻上,并用发缠绕,使之固定。在头板中戴彩色大绢花,称为“头正”,或“端正花”,并加饰珠、翠、玉簪、步摇和鲜花,或于右侧缀一彩色长丝穗。

    燕尾:清朝满族妇女在梳两把头时,将脑后发左右分开,下成两歧,梳成两尖角燕尾式扁髻,垂于脑后,再用线缝制固结,以防其松散。开始时,燕尾窄小平拢,后来耸起且长。在清朝末年,市肆上甚至有卖假燕尾的,以比其长短。

    宫中后妃的头发,在节日或重要场合要具朝冠,有严格的规定。而在平日,则穿吉服,其头饰则可以任意选择了。比如钿子,虽不比朝冠庄重,但由于饰物珍贵,反而显得华丽。如:镶珠翠青钿子、金镶二龙钿口、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条,其用质有金、有珠,有各色宝石,拼成各式图案。扁方是后妃簪头用的,有金质、玉质、翠质,有累丝,有镂空,有雕刻,有嵌宝;此外,还有各式簪子、结子、钿花、帽花、流苏、耳坠、手串、戒指、镯、佩、囊、背云、别针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接不暇。其做工,其用料都是既精细又考究的上上品。

    4、高高的宫鞋

    后妃们平日即使在休闲时,也爱穿高底的宫鞋。满洲女子不裹脚,因而是大脚,称为天足。宫鞋有花盆底和元宝底之分,其鞋跟也有高低之分。跟为木胎,以白细布包成。跟部有时要装饰各种宝石,那要看主人的贫富程度了。鞋面则绣有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