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匹夫有责

大约只有一米六八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南方汉子,比起身材高大强壮的张天海,孙宏更像是一个斯文的书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出身黄埔军校的学生中,有几个以前不是一介书生呢?只是国家危难,不少人选择了投笔从戎罢了。

    “二连的弟兄们听着,等肃清了楼上的鬼子,咱们就下去吃早饭!”下了这道命令后,张天海心中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活下来了。

    来到这个时代整整十天了,还没等张天海适应这个时代,就已等下了南下上海的列车,南下抗日了。

    整整十天了,可以说,张天海是过得十分压抑的,有三天时间是在列车上度过的,到达上海之后,更是没作休息,就直接投入了战斗。

    既然是战争,那就难免会有伤亡,虽然张天海不怕死、敢死,但,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没有人是天生就犯贱地想死的。

    这回没死,可下一回会不会死,谁也不知道。

    楼上的鬼子没多少,大约只有十几个,所以清理起来并不难,一会儿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兆丰路的战斗算是结束了,可张天海的任务还没完,还要安排人手抬伤员去呢。

    令张天海感动的是,还没等他安排人手,一群民众就自发地带着担架过来了。

    只见这群民众有男有女,但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子,他们将轻手轻脚地将那些受伤的伤员抬上了担架,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伤员抬离战场。

    要知道,这里可是战场啊,战斗就在几十米前的地方进行着,一颗流弹都可能致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们于死地!

    一个个受伤的弟兄,在民众的担架上转往后方,送去给军医救治。

    枪声就在几十米外的地方响起,民众们却像是罔若未闻般,继续地抬着受伤的子弟兵离开战场。

    他们有的是居民,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还有的是居住在城外的农民。

    眼前的一幕幕,就发生在张天海的眼前,他的眼睛已然通红,嘴里边不断地说道“谢谢,谢谢,谢谢……”

    张天海口中不断说着“谢谢”,终于是有一位年纪稍大的大哥听不下去了。

    只见那位衣着朴素的大哥走到张天海面前,一脸认真地说道“长官,您就甭谢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小鬼子侵占我们的家园,而我们都是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什么也做不了。长官你们从西安千里迢迢地过来,流血又流汗的,帮助我们上海老百姓赶跑该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