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46章 修学堂,建书院

   村民们来建学堂,云若月也会给他们开工钱,还会给他们管两餐饭。

    所以一听到这个消息,许多村民都纷纷赶来,争先恐后地来帮忙。

    有了村民们的帮忙,很快,大家就在县衙附近建了第一所学堂。

    然后,云若月给学堂取名字叫“求知书院”,寓意学子们前来这里探求知识。

    修好学堂后,她又叫方县令帮忙在县里找了几个秀才来教书,其中也包括那个私塾的老秀才。

    然后,云若月就让夫子们去动员那些家长,让孩子前来上学。

    结果夫子回来回报,说百姓们都不让孩子们来上学,因为他们家里农活太多了,需要人帮忙。

    看到百姓们如此短视,云若月和楚玄辰也是十分的无奈。

    这些百姓大字都不识半个,又怎么会明理?社会又如何会发展?

    如果他们不来上学,那大家的一片心意岂不是白费了?

    最后,云若月觉得,这些孩子们必须要上学,他们不能像他们父辈一样无知下去。

    所以,她想了一个办法。

    她和楚玄辰自己出钱,在学堂里设置了一个饭堂。

    她再让夫子们告诉那些村民,说只要他们的孩子来这里上学,就可以免费在学堂里吃两顿饭。

    农闲时孩子们就来上学,如果农忙时,她也会给孩子们放假,让他们回去帮忙种田。

    百姓们听到这些条件,顿时觉得非常诱人。

    这世上可没有学堂给孩子们包饭。

    这孩子们既能读书,又能填饱肚子,农忙时还可以回家帮忙种田,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当然舍不得放弃。

    所以,很快,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来上学,那学堂里一下子招了不少人。

    有了学生后,学堂就开起来了。

    云若月便让夫子们教大家知识,教做人的道理,破除愚昧、封建迷信。

    还有给他们普法,让他们懂得律法,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人生道理。

    孩子们的生活费,包括夫子们的工钱,都是由楚玄辰和云若月自掏腰包。

    当这件事传到百姓们耳中后,大家立即对他俩交口称赞,而且有更多的人前来读书。

    在其他的六个县,楚玄辰也让各位县令们跟着修学堂,以同样的方式来招揽学生。

    很快,他管辖的七个县都有了学堂,而且招收了很多学生去上学。

    不仅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