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46-强子对撞机

地的市场,在全世界建立分公司一样,都属于水到渠成。

    其实早在两年以前,陈晨就有了建造强子对撞机的想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在与日俱增,从一开始用肉眼观测身边的各种物质,逐渐发展到借助放大镜、显微镜,再到后来使用高能物理研究装置等等,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的深层次结构。

    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而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的发现,更是带动了无线电、半导体、电视、雷达、激光、X光的发展。

    而强子对撞机,便是用来观测微观世界的设备之一。

    强子对撞机的本质其实就是粒子加速器,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将粒子的速度提升至很高的水平,当两个速度相当的粒子相撞时,它们就可能会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一种全新的粒子。

    另外,即便高速粒子没有发生相撞,研究人员也能通过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来找寻微观世界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微观世界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了解微观世界也能帮助人类更好地构建与调整宏观世界。

    一般来说,体积越大的强子对撞机,其效用往往越高,因为体积越大代表内部运转空间越大,这便意味着机器能给粒子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帮助粒子更好更快地加速,这样研究人员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目前,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为世界上体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强子对撞机,它的隧道周长高达27公里,为建造它,欧洲科研团队用了十多年时间,花费80多亿美元。

    很显然,它并不是一种平价的科研设备,而是属于科技产品中的奢侈品,只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才能建造并投入使用,而私人企业想要建造这种设备,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早在2014年,中洲区就展开过一个项目的计划,中洲区计划建造一座隧道周长100公里,是现今世界最大强子对撞机近乎四倍的超大型强子对撞机,而这个计划却在2018年遭到杨振宁教授强力制止,从此后一直流产,直至如今也没有被真正实施过。

    而当时杨振宁教授给出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太贵;第二,出成果的几率不高;第三,就算出成果,五十年内无实际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项目建成后必然为外国人主导,因为当时中洲区的高能物理学家人数寥寥无几,只能沦为他人嫁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