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长房之行

带了几分厉色,嘱咐张婶:“好生看守门户,祖母已歇下了,没事别去打扰,若有什么难以决断的,只管去问赵嬷嬷。嬷嬷不点头,不许放外头人进门!更不许随意开门跟人闲话!”张婶有些骇然,不明白这向来温顺的小主人怎会忽然如此严厉,但总算还记得主仆之别,结结巴巴地应下了,文怡方才上车起行。

    马车出了大门,文怡掀起车帘一角,看到原本跪在门前的刘嬷嬷已经不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押回了宣乐堂。她移开视线,放眼打量外头的景象,脑中回想着记忆中的顾庄。一时间,感触万分,她微微红了眼眶。

    顾庄位于平阳城以北八九里处,背靠太平山,紧邻太平江,水陆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个定居的好地方。顾氏先祖携家带口来到此地落户,就是看中这里的位置优越,不但离平阳城近,顺着水路前往太平江与东江交界处的大埠康城,也不过两日功夫,再往前去出海口处的第一大港归海城,也只是七八天的路,十分方便,且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更难得的是,当时这块地还是无主的,完全没有开荒。后人常说,顾氏先祖当年能慧眼选中这块福地,而不是在大城里安家,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如今顾庄已经有数千人口常住,除了顾氏族人,还有世代执役的奴仆、依附而来的工匠、佃户、商人等等,市集、商铺、作坊、酒馆……应有尽有,十分热闹,

    当年那位顾氏先祖决定在顾庄安家后,曾十分仔细地规划过庄上的房屋。因他连元配、两任继室与二房、妾室在内,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其中六个大的都是嫡出,便在顾庄正中建了一个大宅院,自己带着妻妾与嫡长子一家入住,然后在宅院左右两边建了两个小些的宅子,给元配所出的另两个嫡子与其家眷居住,后排并列的三个再小些的宅院,则是给两任继室所出的三个嫡子备下的,三个庶子的宅院又再往后排,然后围绕着这九个主院,再建祠堂、学舍、粮仓、仆役住房等建筑。之后近百年间,顾氏族人不断繁衍,有的族人分家时建了新宅子,也有族人外迁到异地,这九个主院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加上庄子里搬来了不少外地人,添了许多房屋,又慢慢增添了商铺酒馆作坊等,码头也改建了,范围不断扩大,到今天已经是个小镇的规模。

    文怡所在的六房,就住在九个主院之一的“宣和堂”,正是第二排主院中最西边的宅子。早在她父亲过世后不到一年间,原本三路五进的宅院已经缩减到只剩下中路三进的面积,其余部分都由其他族人占去了。记忆中,前世与长房翻脸后,不过三四年功夫,那三进的院子又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