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做决定。
现在侍郎府的几位长辈不知是为了提防文慧,还是被文怡上一回出走的行动吓怕了,每天几回派人去几位小姐住的院子探看,文怡院子里侍候的人也得了吩咐,要仔细留意九小姐的举动,别让人不长眼冲撞了她,就连她派人送点书信物件给罗四太太或李太太,于老夫人都要蒋氏多添几个人手同行,好显一显侍郎府的排场,省得叫人小看了自家,又或是让李罗两家的人以为他们怠慢文怡。
面对他们的“关心”,文怡只觉得麻烦非常,无奈他们是长辈,又有着堂而皇之的理由,因此她虽心中不悦,却还是耐下心来,等待侍郎府的人日渐松懈,再寻机派人出去送信给柳东行。
文怡拿定了主意,便安心等待着小定的日子到来。平日里除了早晚前去向于老夫人与蒋氏请安,其他大多数时间都留在房间里,或是做针线,或是练字,或是看书,偶尔与姐妹们闲谈,也是跟蒋瑶在一起。
文娴这些日子里不知为何忽然对自己的礼仪起了担心,整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复习从前在闺学学过的东西。蒋氏头一天就得了信,还劝慰过一两回,后来便再也没出过声了。文娟也被姐姐拉去同练,每日都顶着一张苦哈哈的脸,但文雅却仿佛没看见似的,天天都欢欢喜喜地赶过来跟她们姐妹套近乎。
至于文慧,这些天却是老实得紧,不但每日都做足了晨昏定省,对着姐妹们,态度也可称得上温柔亲切,甚至见到余姨娘与一对庶出的弟妹时,也不过是沉着脸,完全没有故意为难的意思,十足一位性情娴静的大家闺秀模样,叫文怡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然而仔细观其言行,又看不出有什么异处,她暗暗疑惑。
于老夫人与蒋氏对文慧的改变却是大感欣慰。前者原本还有几分疑惑与提防,后来路王府派人来传话,说是那件无头公案已经了结了,王府的侍女是不慎坠井,却绝口不提郑家在这件事里的过错,还暗示说是宫里的贵人插了手。于老夫人不甘之余,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但路王府似乎是为了补偿,送了几样名贵的礼物来,当中就有两件玉佩是特地点明要赏给文怡与文慧的。于老夫人见那两件玉佩价值不等,一件白玉的显然要精致几分,回想王府使者话里话外的暗示,便将那白玉佩给了文怡,将另一件稍逊些许的青玉佩给了文慧。文慧却没露出不满的意思,反倒向文怡道喜。于老夫人见状,只觉得这个孙女儿经此劫难,是真的长进了,便渐渐放下心来。
蒋氏早已对女儿的改变信了个十成十,认定女儿是被郑丽君的行径伤了心,从此知道自
现在侍郎府的几位长辈不知是为了提防文慧,还是被文怡上一回出走的行动吓怕了,每天几回派人去几位小姐住的院子探看,文怡院子里侍候的人也得了吩咐,要仔细留意九小姐的举动,别让人不长眼冲撞了她,就连她派人送点书信物件给罗四太太或李太太,于老夫人都要蒋氏多添几个人手同行,好显一显侍郎府的排场,省得叫人小看了自家,又或是让李罗两家的人以为他们怠慢文怡。
面对他们的“关心”,文怡只觉得麻烦非常,无奈他们是长辈,又有着堂而皇之的理由,因此她虽心中不悦,却还是耐下心来,等待侍郎府的人日渐松懈,再寻机派人出去送信给柳东行。
文怡拿定了主意,便安心等待着小定的日子到来。平日里除了早晚前去向于老夫人与蒋氏请安,其他大多数时间都留在房间里,或是做针线,或是练字,或是看书,偶尔与姐妹们闲谈,也是跟蒋瑶在一起。
文娴这些日子里不知为何忽然对自己的礼仪起了担心,整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复习从前在闺学学过的东西。蒋氏头一天就得了信,还劝慰过一两回,后来便再也没出过声了。文娟也被姐姐拉去同练,每日都顶着一张苦哈哈的脸,但文雅却仿佛没看见似的,天天都欢欢喜喜地赶过来跟她们姐妹套近乎。
至于文慧,这些天却是老实得紧,不但每日都做足了晨昏定省,对着姐妹们,态度也可称得上温柔亲切,甚至见到余姨娘与一对庶出的弟妹时,也不过是沉着脸,完全没有故意为难的意思,十足一位性情娴静的大家闺秀模样,叫文怡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然而仔细观其言行,又看不出有什么异处,她暗暗疑惑。
于老夫人与蒋氏对文慧的改变却是大感欣慰。前者原本还有几分疑惑与提防,后来路王府派人来传话,说是那件无头公案已经了结了,王府的侍女是不慎坠井,却绝口不提郑家在这件事里的过错,还暗示说是宫里的贵人插了手。于老夫人不甘之余,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但路王府似乎是为了补偿,送了几样名贵的礼物来,当中就有两件玉佩是特地点明要赏给文怡与文慧的。于老夫人见那两件玉佩价值不等,一件白玉的显然要精致几分,回想王府使者话里话外的暗示,便将那白玉佩给了文怡,将另一件稍逊些许的青玉佩给了文慧。文慧却没露出不满的意思,反倒向文怡道喜。于老夫人见状,只觉得这个孙女儿经此劫难,是真的长进了,便渐渐放下心来。
蒋氏早已对女儿的改变信了个十成十,认定女儿是被郑丽君的行径伤了心,从此知道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