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4章申花往事

然而,这并不妨碍经历过那些岁月的老申花球迷如今仍然会时不时的把这段历史特地拿出来在茶余饭后闲扯一番。

    颇有点“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的意思在里头。

    1998年才出生的邱好对这段历史恩怨并不太感兴趣,从2004年被选拔进入“后军足校”开始,邱好几乎每个月都会看到徐根宝带领着手下的小球员们到“后军足校”所在的浦东基地打比赛。说实话,当时“崇明根宝足球基地”的已经名声在外,同“后军足校”的比赛结果总体来说也是胜多负少,不过两家俱乐部之间的比赛除了一些特殊原因在几乎没怎么中断过。然而,两名教练的每次见面仍旧热情的不得了,就好像是十几年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一样,如果真要心里有什么芥蒂,那只能说这两名教练的演技实在太好了!

    当然,谈到“崇明根宝足球基地”战绩更胜一筹的原因,必须要提的是,当时“崇明根宝足球基地”面向的是国招生,取材面更广,而很多家长就是冲着“徐根宝”这三个字来的;“后军足校”面向的则是上海地区,更多的是浦东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王后军这名老上海队的教练在上海本地房的影响力。这两种招生思路代表了两名主教练不同的足球理念,当然,也同两人一路走来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

    虽然同样是上海人,但是很早就转到南京军区体工队的徐根宝直到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甲A开始才回到出生地上海,先后在北京、山西、火车头体协、云南、国奥队执教的他也自然练就了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生性豪放的他在高喊出“我要打造出中国的曼联”的口号时,也的确用“十年磨一剑”的实际行动为中国足球培养出了一批“精英型人材”。

    而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王后军无论从外貌还是神态上看都要内敛的多,相对于徐根宝“以点带面”的“精英理念”,同样认为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应当从娃娃抓起的后者持有的则是另外一个青训理念——“金字塔尖”般球员的出现必定仰赖于拥有庞大数量的“金字塔基”!

    以足球发达国家、四届世界杯冠军德国为例,0万的国民人口总数中,注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人数已经超过700万,也就是说,平均没11个人中就有1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分割线——

    两家青少年俱乐部每月一次的对抗赛,都是同年龄段的球队之间较量,而年龄段更小的球员只有在场外观摩比赛以及负责在场外捡球的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