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七章 犹豫难决

要任何一支冷箭,都能让大皇子毙命,但是,赵德昭却毫发无损地回到了皇宫,这本身就说明了幕后实力,并没有要真正杀了赵德昭。

    那么使计策者,便是要搅动大宋内部的风波,让汴京朝廷陷入内斗,从而让敌对势力获益,最有可能出手的就是吴国,他们正在跟大宋发生战争,出手动机最大。其次是辽国,打算搅动风云,让吴国、宋国争斗加剧。再次是大宋内部的势力,目标自然是皇权继承。

    赵匡胤何等英明神武之人,自然把这一切阴谋看得清楚,只等武德司和禁军的审讯调查结果了。

    之所以让两个部门分别审讯,就是要确保审讯结果客观,不会相互隐瞒和欺君。

    小太监说道:“启禀圣上,王继恩、崔彦进已在殿外候着,随时听宣。”

    “好,宣他们进殿吧。”赵匡胤猜到审讯有结果了。

    顷刻,太内总管、兼武德司指挥使王继恩,禁军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并肩走了进来。

    “参见圣上。”二人施礼。

    “不必多礼,让你们查的行刺案,可有结果了?”赵匡胤质问。

    “回圣上,已有结果了。”

    二人各自从坏内掏出了奏折,里面是审讯证词。

    小太监转递过去之后,赵匡胤打开细看,当看完第一个奏折里的刺客供词,他脸色有些难看,当看过第二个奏折里供词之后,脸色更加阴沉了。

    王继恩、崔彦进不敢多说话,这时候不论是落井下石,还是替晋王辩解,都不合适,他们能做的就是沉默,听从圣上的旨意办事。

    不过,赵匡胤很快冷静下来,觉得这一切证词,太过完整了,虽然看着条理清晰,彼此印证,但因为太过顺利,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有刺客串通供词的可能,加上赵匡胤提前有自己的分析判断,所以,并不认为晋王赵光义真的是幕后主使,但大宋内部风险最大的,也的确来自他。

    这是让赵匡胤矛盾的地方,赵光义的嫌疑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但依然很大。

    “你们再去查细节,核对刺客落脚点、户籍等等,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不是捏造的,过去的痕迹都能对上,如果是凭空捏造,有的地方就会对不上。”赵匡胤继续吩咐二人去调查。

    “遵命!”二人乖乖退出宫殿,前去调查了。

    赵匡胤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件事,未必是二弟赵光义所为,自己不能中计。

    就在这时,太监进宫殿禀告,宰相赵普求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