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3章 大唐邮局(习惯性万字大章了)

是不识字的。

    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写信也好,看信也好,显然都是一个问题。

    “你说的没有错,确实很多人都不识字。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家书啊。

    不识字可以找到识字的人去写,看不懂信件,可以找能够看懂的人去看。

    每个乡村,总能找到一两个识字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让家书能够顺利传递到大唐的各地,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李宽一边说着话,一边想着到底怎么把大唐的邮政系统给建设起来。

    虽然已经有了驿站了,但是那主要是在各个州县之间起到传递作用。

    要想让每个百姓寄出去的信件都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显然单靠现在的驿站是绝对不够的。

    这时候,李宽想到了后世八九十年的邮差。

    虽然进入到新世纪之后,邮差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骑着自行车或者是摩托车的邮差,是各个乡镇村落中最受欢迎的一批人。

    八毛钱的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送到全国各地。

    六毛钱的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送到全市各地。

    这个价格是几十年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了,等到李宽来到大唐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寄过信件了。

    那时候的信件市场已经基本上被电子邮件等东西给取代了。

    或者是被各个快递公司给取代了。

    李宽现在想要在大唐建设去信件和快递传递系统,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是这却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宽的第一把火是人口调查,现在已经在开始展开了。

    很多人都在想着李宽的第二把火会是什么。

    现在看来,把信件的传递,把大唐的邮政系统给建设起来,这就是第二把火。

    这个东西对于大唐的商业流通也好,对于百姓的信息交流也好,都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的。

    “太子殿下,如果真的要实现家书的顺利传递,让所有百姓的家书都能及时的送到对应的人手中,那么需要的驿站数量就至少要增加好几倍。

    并且这个家书传递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百姓也不见得能够承受的起。”

    唐俭沉默了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大唐的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