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


    “父亲本来就是临时大总统吗!”袁克文不服。

    “你!你……”袁克定手指袁克文,正要说什么,被袁世凯阻止,

    “克文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你们在外边说话是要注意影响。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这件事你们可不能跟着乱说。现在,你们没看出来吗?没有事还都挖空心思找事,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特别是克定,你是这家的老大。”

    听父亲如此说,袁克定赶紧点头称是。

    唐内阁垮台了,内阁不能没有,袁世凯提名陆徵祥接任唐绍仪为内阁总理。

    所以这样做有他的考虑,主要原因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点:

    其一、他既不属于袁世凯的北洋系,也不属于同盟会和任何党派,被称为“超然内阁”,容易被各方接受。

    其二、他从国外归来,所谓远道和尚会念经。

    其三,他任总长的外交部为内阁之首,是第一顺序的接任人。

    其四、他在任外交部总长的位置上虽然时间很短,但取得的成效引人关注。

    其五,最重要的,和唐绍仪相比,陆徵祥要听话得多。

    陆徵祥,字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苏太仓。毕业于广方言馆和同文馆,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此后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务,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一战结束后,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一八八四年他十三岁的时候,进入了由总理衙门主办的上海官办的新式学校——广方言馆,后入北京同文馆习外文,尤精俄文。一八九三年奉派担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翻译官。一九零六年陆征祥升任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后,应总统袁世凯电命,从驻俄大使任所返国出任外交总长。

    陆徵祥出任首任外交总长,也是中国外交建制和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开始。他凭借多年在欧洲工作时积累的经验,着手革除清朝官场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引进较富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如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机构模式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并据此制定了《外交部官制》,设总长、次长各一名,日常事务由一厅四司一室负责,即总务厅、外政司、通商司、交际司、庶政司、参事室。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令总务厅将外交部门前的下水道疏通。原来这里的门前下水道淤塞,每逢雨天,门前积水就很深,每位外交官员只好由衙门的差役背进衙门。

    衙门改成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