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孙袁会

婉)在国外读书。因缺钱供给,他想为子女申请公费,但按留学章程不够资格。孙中山遂走后门,请袁世凯出面下拨官费资助,袁世凯当然求之不得。如此,孙中山无论于公于私还是大事小事都受了袁世凯恩惠。

    三是利用孙中山。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想向国内外显示,自己得到全国各党派各阶层一致拥护与支持。因此,他既邀请孙、黄等革命党领袖进京,也邀请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首领归国。孙中山若北上,表明南方革命派承认和服从袁世凯的领袖地位,袁氏当国更顺理成章;同时也能为袁世凯解决政党政治等诸多问题。

    在袁世凯看来,他的这个大总统当得很不称心如意,参议院和内阁总跟他过不去,一心要分总统的权。唐绍仪和陆徵祥两个总理先后辞职不干,袁世凯提名警察头子赵秉钧为内阁总理,参议院又饶舌不予通过。他闻知国民党即将成立并欲邀孙中山任党魁,便欲借助孙中山的威望压制参议院那帮同盟会员们。

    孙.中.山在京一月,在与袁会谈中,多有建议。每当孙提出一个问题,袁世凯总表示提出的好,非常赞同。有一次孙.中.山再次表示愿意在十年之内修筑铁路二十万公里,请袁在同一时期练兵一百万。孙中山提出的其他的所谓“问题”,袁世凯不会放在心里的,这次一说让他练兵一百万。正说到袁的心坎上。他一时激动,冷不丁地站起来,把胳膊一举高声呼道:“孙.中.山先生万岁!”

    孙.中.山到京后,在与袁世凯的相处中,应该是被袁表面的“热情”蒙蔽,以为袁世凯并不像传言中的那么坏。于是他力劝黄兴北来。

    孙.中.山致电黄兴说:“以弟所见,项城实陷于可悲之境遇。而绝无可疑之余地,振武案实迫于黎之急电,非将顺其意,无以付黎之望。弟到此以来,大消北方意见。兄当速来,则南方风潮亦可止息。统一当有圆满之结果。”

    此后,针对部分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不信任,孙..中山在接受北京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激迫袁总统为恶。”

    孙中山对议员汤漪言道:“袁总统才大,予极盼其为总统十年,必可练兵数百万,其时予所办之铁路二十万里亦成,收入每年有八万万,庶可与各国相见。

    “可以和袁总统一起做善事……袁总统绝没有不忠民国的意思…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万不可随意揭发袁总统阴私、抨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