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治河事宜处督办任上的谭学衡急电陆荣廷、梁启超。
电云:“梧州探投陆都督梁任公台鉴:今日海珠会议,汤君觉顿、舍弟学夔当场受枪殒命,王君协吉、吕君清受重伤,随后亦毙。当经力请龙、张两公,终始维持,毋使广东糜烂,均盼召从星夜来粤,妥商善后办法,全粤幸甚。”
龙济光、张.鸣岐把海珠事变的责任完全推到蔡乃煌和颜启汉身上。
蔡乃煌是奉袁克定之命,到广东来搞鸦片烟筹措帝制经费的。他当然容不得广东独立,利用一切机会破坏广东独立,显然是说得通的。但颜启汉是龙济光的警卫军统领,他怎么会不听龙济光的而听蔡乃煌的,龙济光很难自圆其说。
海珠事变发生后,各派势力都有“屠龙”之论,但梁启超与陆荣廷从大局着眼,还是希望能把龙济光拉到反袁势力一方。
这时候由于广东各地民军蜂起,龙济光的号令不出广州,当然害怕广西大军压境,所以极力向广西方面做出姿态。
陆荣廷遂提出几个条件:一、交出祸首蔡乃煌、颜启汉,二、分调警卫军出省,三、龙军一半须随护国军出征江西,四、陆荣廷等到广州,寓所自择,龙须让出东园给陆军驻扎。
两方经过协商,议定四款:(一)查办海珠祸首;(二)请陆荣廷、梁启超到粤维持粤局;(三)陆、梁电饬广东省内各路护国军暂停进攻,静待解决;(四)严办土匪,保卫地方。
龙济光想用商谈来拖,以待大局变化,什么事都是一拖再拖。不久,海珠事件的祸首颜启汉又逃走,潜匿到上海。
陆荣廷、梁启超见龙济光毫无诚意,于是由梧州顺流而下向广东进军,进至肇庆,肇庆镇守李耀汉欢迎桂军。
陆荣廷、梁启超联袂发表告龙济光及广东军界全体将士通电,全文如下:
“龙都督并分送军界全体将校士卒公鉴:荣廷、启超承龙都督之招,来粤共商大计,本拟轻装减从,星夜驰来,嗣叠接龙都督四电,力言北伐救国之急务,作两粤会师进取之远猷,敦迫率重兵来会,荣廷等义无可诿,随带桂军万人,次第东下,此事纯出于龙都督之意,专为国家前途起见,与两粤内部交涉,毫无关系。仍恐军界诸君及粤中父老,或有误会,谨先将荣廷等之心迹及计划,披沥陈之。荣廷生性恬淡率直,毫无争权贪位之心。
“粤中军界,多有曾与荣廷共事者,当能深知其为人。今迫于公义,挥泪兴师,自行督兵,出境北伐,并广西都督一席,亦不愿久居。今兹来
电云:“梧州探投陆都督梁任公台鉴:今日海珠会议,汤君觉顿、舍弟学夔当场受枪殒命,王君协吉、吕君清受重伤,随后亦毙。当经力请龙、张两公,终始维持,毋使广东糜烂,均盼召从星夜来粤,妥商善后办法,全粤幸甚。”
龙济光、张.鸣岐把海珠事变的责任完全推到蔡乃煌和颜启汉身上。
蔡乃煌是奉袁克定之命,到广东来搞鸦片烟筹措帝制经费的。他当然容不得广东独立,利用一切机会破坏广东独立,显然是说得通的。但颜启汉是龙济光的警卫军统领,他怎么会不听龙济光的而听蔡乃煌的,龙济光很难自圆其说。
海珠事变发生后,各派势力都有“屠龙”之论,但梁启超与陆荣廷从大局着眼,还是希望能把龙济光拉到反袁势力一方。
这时候由于广东各地民军蜂起,龙济光的号令不出广州,当然害怕广西大军压境,所以极力向广西方面做出姿态。
陆荣廷遂提出几个条件:一、交出祸首蔡乃煌、颜启汉,二、分调警卫军出省,三、龙军一半须随护国军出征江西,四、陆荣廷等到广州,寓所自择,龙须让出东园给陆军驻扎。
两方经过协商,议定四款:(一)查办海珠祸首;(二)请陆荣廷、梁启超到粤维持粤局;(三)陆、梁电饬广东省内各路护国军暂停进攻,静待解决;(四)严办土匪,保卫地方。
龙济光想用商谈来拖,以待大局变化,什么事都是一拖再拖。不久,海珠事件的祸首颜启汉又逃走,潜匿到上海。
陆荣廷、梁启超见龙济光毫无诚意,于是由梧州顺流而下向广东进军,进至肇庆,肇庆镇守李耀汉欢迎桂军。
陆荣廷、梁启超联袂发表告龙济光及广东军界全体将士通电,全文如下:
“龙都督并分送军界全体将校士卒公鉴:荣廷、启超承龙都督之招,来粤共商大计,本拟轻装减从,星夜驰来,嗣叠接龙都督四电,力言北伐救国之急务,作两粤会师进取之远猷,敦迫率重兵来会,荣廷等义无可诿,随带桂军万人,次第东下,此事纯出于龙都督之意,专为国家前途起见,与两粤内部交涉,毫无关系。仍恐军界诸君及粤中父老,或有误会,谨先将荣廷等之心迹及计划,披沥陈之。荣廷生性恬淡率直,毫无争权贪位之心。
“粤中军界,多有曾与荣廷共事者,当能深知其为人。今迫于公义,挥泪兴师,自行督兵,出境北伐,并广西都督一席,亦不愿久居。今兹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