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俱可为联袂偕游之地。人世未来之事,听彼英俊年少为之,而倚仗观焉。尔时洹上当信下走今日之言,为不愆也。属者洹上与公所触苦恼,极可念,宁不愿一往省视,顾奉晤时,所欲贡者,亦不外此,而转不若笔述之,犹可曲达。且军时方扰,旅行不便,不能远赴嘉招,临颖惘然,蓄窾亦仍若未竟也。幸鉴谅之!伏祈为国,万万珍重。”
四月一日袁世凯用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的名义向护国军提出议和条件六项:
一、滇、黔、桂三省取消独立;
二、三省治安由三省长官负责维持;
三、三省新兵一律解散;
四、三省派往战地的兵士一律撤回;
五、三省自即日起,不准与官兵交战;
六、三省各派代表一人来京筹商善后。
以上六个条件根本不是议和,更像是命令。谈判的前提是谈判双方的平等,从袁世凯的这些条件看哪有平等可言?
这六条都是袁世凯自拟的,黎元洪没有过问,段祺瑞则不肯表示意见。
四月中旬,护国军回复黎、徐、段,同样是六条:
一、袁退位后贷其一死,但须逐出国外;
二、诛帝制祸首杨度等十三人以谢天下;
三、大典筹备费及用兵费六千万,应查抄袁及帝制祸首十三人的财产赔偿之;
四、袁子孙三世应剥夺公权;
五、依照民元《约法》,推举黎副总统继任大总统;
六、除国务员外,文武官吏均照旧供职,但关于军队驻地,须接受护国军都督的指令。
这六个条件和袁的六个条件相比,相差两极,找不到共同点。
所谓漫天要价,说归说,做归做。袁世凯的日子不好过,护国军方面也很难。
当时,滇、黔均属于贫困地区,护国军无论在兵力、武器、钱粮方面的补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也就是说,不但袁世凯希望和谈,护国军也有和谈的愿望。如果通过和谈能实现倒袁的目标,何乐而不为。
在全面性性议和条件差距太大,很难坐下来谈的情况下,袁世凯和徐世昌便仿照辛亥年的前例,把停战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个方面。全国性的谈和由冯国璋居中斡旋,局部地方的和谈则由四川将军陈宦和蔡锷直接接洽。
蔡锷和陈宦在私交上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早有密使密函来往,区域性的停战倒是很快取得进展。
对于全国
四月一日袁世凯用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的名义向护国军提出议和条件六项:
一、滇、黔、桂三省取消独立;
二、三省治安由三省长官负责维持;
三、三省新兵一律解散;
四、三省派往战地的兵士一律撤回;
五、三省自即日起,不准与官兵交战;
六、三省各派代表一人来京筹商善后。
以上六个条件根本不是议和,更像是命令。谈判的前提是谈判双方的平等,从袁世凯的这些条件看哪有平等可言?
这六条都是袁世凯自拟的,黎元洪没有过问,段祺瑞则不肯表示意见。
四月中旬,护国军回复黎、徐、段,同样是六条:
一、袁退位后贷其一死,但须逐出国外;
二、诛帝制祸首杨度等十三人以谢天下;
三、大典筹备费及用兵费六千万,应查抄袁及帝制祸首十三人的财产赔偿之;
四、袁子孙三世应剥夺公权;
五、依照民元《约法》,推举黎副总统继任大总统;
六、除国务员外,文武官吏均照旧供职,但关于军队驻地,须接受护国军都督的指令。
这六个条件和袁的六个条件相比,相差两极,找不到共同点。
所谓漫天要价,说归说,做归做。袁世凯的日子不好过,护国军方面也很难。
当时,滇、黔均属于贫困地区,护国军无论在兵力、武器、钱粮方面的补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也就是说,不但袁世凯希望和谈,护国军也有和谈的愿望。如果通过和谈能实现倒袁的目标,何乐而不为。
在全面性性议和条件差距太大,很难坐下来谈的情况下,袁世凯和徐世昌便仿照辛亥年的前例,把停战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个方面。全国性的谈和由冯国璋居中斡旋,局部地方的和谈则由四川将军陈宦和蔡锷直接接洽。
蔡锷和陈宦在私交上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早有密使密函来往,区域性的停战倒是很快取得进展。
对于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