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治军严仁

得知后,个人拿出八十大洋,送与张之善,准他告假回乡安葬老母。

    因张之善在军营中文化高,使军营能尽其用。以陆军小学会办的名义,保送张之善为学兵。此事在军营被传为佳话,很多年里被人们传诵。

    章太炎在为黎元洪写的碑文言道:“治军严仁,不滥军需一钱,有余则以逮士卒,故所部军装整顿,绝于他军。平居卧起,皆准军号,不妄先后。夜必宿军中,虽遇岁时不移。教士剀至,唯恐不尽其才,尤敬士大夫,一方归心焉。”

    章先生一生,很少夸赞人,对黎元洪算是例外。寥寥数语,公允的概括了黎元洪之治军,也算是盖棺定论了。当然,这为后话。

    湖北陆军,对指挥员有一特殊要求,不论是训练还是实战,长官的命令都必须在五分钟内写出。张彪每遇此,都是由几个参谋官代劳。黎元洪则每次都是亲自动手,无论是在行军路上,还是在雨雪之中,随时随地都能在五分钟内,写出四五百字的命令。而且简洁准确明了,属下一看自明。此举也在湖北军中,成为一绝。这虽赖于他功底深厚,更在于他平时的学习与积累。

    史书对此有记载:“虽系一员武将,而平时手不释卷,湖北督练处所印陆军书籍,本本皆有黎元洪校阅之名。”

    因为黎元洪有真才实学,做事又极为认真。凡遇有湖北军中编制计划、规划,乃至决策什么大事,张之洞都是依靠黎元洪。

    而湖北军中的一号人物张彪,则总是做为执行人。

    如有的史书所言:“文襄(张之洞)颇重黎氏,往往言听计从,凡军事上的计划,多取决于黎。……每有规划,由黎擘定,文襄多使张彪执行。”

    张之洞的爱惜和重用和黎元洪自身的努力,使他从从海军到陆军的一八九六到一九零六的十年间,由营帮带升至协统,曾兼任过护镇统制(军长),品衔级别也从千总至守备,又晋升为都司,再晋为副将,可谓一路飙升,顺风顺水。

    张之洞对黎元洪的欣赏和看重,是全方位的。有一次,众人陪同张之洞到江边巡视,张之洞看到岸边停泊着刚从日本买回的“楚泰”号兵轮。来了兴致,带着众人登船一游。

    正和大家观赏黄鹤楼和江边美景,突然变天,狂风大作,浪涛滚滚。兵舰正在江心,剧烈的摇晃,几近倾覆。这时传来消息,因为是事发突然,兵舰上的舵手是临时找的,不经风浪。在此种情势下,大家都很怕,恐葬身大江。

    紧急之中,张之洞想起,身边的黎元洪是出身海军,便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