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


    “蒋翊武笑着对我说:‘将来推你为大东门及通湘门司令时,你还得好好注意黎的行动呢。’

    “我三人进到宝通寺开会时,蒋翊武发言,他说,今天的紧急会议,主要是商量都督人选问题,经文学社与共进会协商后,我们决定推举黎元洪为都督,不知大家意见如何。代表中有人问:‘黎是否同志?’刘九穗站起来解释,把刚才在外边对万鸿喈讲的话又复述了一遍。代表们听了刘九穗的解释,轻轻拍手表示赞成。”

    万鸿喈在回忆文章中还谈到了,事后,他还是有些想不通,向蒋翊武和刘九穗提出疑问:“蒋同志既为文学社首领,文学社又人数众多,何不推为都督?”

    蒋翊武答:“在湖北举义,自以湖北人为领袖适宜。”

    万鸿喈又说:“既然如此,蔡国祯(即蔡济民)亦可为之。”

    蒋翊武正色地对万言道:“革命团体,前有日知会、共进会,以及群治学社等,孙武、刘公、季雨霖均可推为都督,革命党人不争权夺利,以免将来发生裂痕也。”

    蒋翊武的这一番话,高深莫测。历史大变革时期,能人辈出,诸如蒋翊武这样的,被各个团体推举为首领的人们,其实,个个都很不简单。这些人不是靠资历,靠关系,或者靠些什么独有的资源,不是的。他们是群众运动中,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也就更加难得可贵。

    武昌首义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孙武,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辛亥五月初一,在长清里九十一号的机关,招集干部同志潘善伯、邓玉麟、丁立中、彭楚藩、李春萱、谢石钦、梅宝机、牟鸿勋、高因群、钟雨庭、马驥云、钱芸生、徐万年、孟法臣,徐北宾、方兴等开会,湖南焦达峰、黎意达、杨晋康等亦赴会。会上,决定本年冬季起义,以保定秋操后举行。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此会决定也。”

    时间推算,孙武说的这次会议,应当是宝塔会议的一个月之后。孙武手稿《武昌革命真像》记载,共进会在起义前十天,即十月一日上午十时,“各代表至德租界共和里十二号孙武病室会议”,重申“依五月决议案,请黎为都督”。

    首义参加者胡祖舜也回忆说:“余议首义之前,蒋翊武曾一度提议元洪为未来都督之人选问题,众议虽无任何决定,然亦无人反对,元洪之被拥为都督,非偶然也。”

    有些人说,黎元洪是被临时拉出来当这个大都督的,从以上首义参加者的回忆看,显然不是事实。恰恰相反,首义的先贤们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如果随便拉个人当这个大都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