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

这个时候的黎元洪,还处于二边都拥护的状态。

    孙中山获悉武昌电报后,很快回电,进行调解:“昨夕接鄂省来电云:各同志与军务部长孙武大起冲突。其中理由虽不甚悉,惟我国民军纵旨不外厚爱同胞,保全大局。况该部长于起义之时,不为无功,请同志尤宜格外原谅。万一有不能容恕之处,亦宜宣明罪状,同议办法,不失为文明举动。文已电谕军务部长张振武,北伐军统制杜锡钧,混成协协统王安澜,前先锋第一军统领王国栋等就近极力排解,旋即派代表来鄂彻查。务望各同志和平为主,勿伤同胞同志之意,勿启外人干涉之端,则是文所厚望,诸同志三思为幸。”

    湖北这样的内斗一类的事,在其它宣布独立的省份,也频繁出现,说到底还是为了个“利”字。封建时代有功大不赏,只能杀,诸如火烧庆功楼之类的事,无论是不是真实,这一类的事还是经常发生的。

    难不成封建帝制进入历史了,这一幕在民国还要不停的上演吗?

    接下来,通过各方努力,清廷宣布退位,袁世凯如愿以偿、志得意满的登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在世界历史上,差不多是经历封建制度最长的国家——中国,封建帝制终于进入了历史。

    沉睡多年的东方巨龙,总算醒了,一个新时代开启了,人们满怀希望和期待。

    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三月十二日,黎元洪向袁世凯发出贺电:“得南中好音,知公于十日受职。当此存亡呼吸之交,竟得统一车书,奠安盘石,忻慰何既。今日复由参议院代布誓词,怀保惠鲜,情词剀挚,顾瞻危局,感激涕零。

    “我公抱开济之才,丁危疑之会,恩仇不足乱其念,祸福不足挠其走,毁誉不足动其心,错节盘根,潜旋默运,率至黄支乌戈,胥化遵亲,殘山剩水,顿归巩固,固知天下英雄,非使君莫属也。来日方长,前功未艾,经邦道国,吞仗丕谟。洪率鄂中将士,为四海蒼生贺。”

    用大总统的位置,换取袁世凯率北洋军和大家一起把清帝赶下台,结束清王朝的统治,黎元洪应该是主要的提议者和决策者之一。自己虽然是被拉上武昌首义战车的,不管怎么说,是上了反叛朝廷的“贼船”,如果清廷缓过这口气,就算不被灭九族,自己项上人头肯定是保不住的。

    黎元洪的贺电肯定是发自肺腑的。

    黎元洪已于二月二十日,被推举为副总统。也就是说,在四十天的时间里,黎元洪从南京政.府的副总统,一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