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队回徐。”
据说此间还有戏剧性一幕:
张勋请辞时,提请清室给予黄金万两,以酬其劳。
宣统说:“黄金万两便是四十余万元,我即位不过七天,给你四十万岂不是花五万元一天买个皇帝做?”
张勋听后很不高兴,便说:“陛下自从辛亥退政后,六年以来,老臣先后报效不下五十万元,我今天来要黄金万两,这也不算过分吧?”
瑾太妃说:“如今复辟势将消灭,民国每年优待的四百万岁费,都要断送于你之手,我们又向谁去讨呢?”
张勋听后,默然而退。
从外交团处接到段祺瑞解决时局的四项办法后,张勋用四句歌谣来作答复:
“我不离兵,兵不离械,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
有人问他怎样对清室作一个交待,他大声地说:“我太傻了,人人都很聪明,复辟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复辟成功大家享福,如今干垮了拿我一个人受罪。这件事本来和清室不相干,干成了,小皇帝安坐龙廷,失败了,我一个人受罪。”
张勋想把北京的事完全推给徐世昌和王士珍。他认为这两个人,一是北洋派的元老,一是北洋派的重臣,有他们出来负责,北洋派的人心里会舒服些。同时,他直觉地认为北洋派并不反对复辟,而是反对他一个人包办。如今他把北京的善后交给徐和王,北洋派的人自不会赶尽杀绝,当然会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回徐州。
他确很痛心和后悔,感到自己是被一些军阀们出卖。他的打算是不论维持“大清帝国”,还是恢复中华民国,都让徐世昌他们去搞,自己越早脱离北京这个是非窝为佳。
张勋一再打电报,一再派人到天津来迎接徐“相国”到北京来辅政。但是,徐在这个时候怎还会跳火坑呢!
不过他却有信给清室的“内务府大臣”世续,表示他对清室的关心,信上说:“复辟一举,张绍轩以卤莽灭裂行之。方事之殷,早知元济。现在外兵四逼,张军已不能支。目前第一要义,则为保卫圣躬,切不可再见外臣致生意外。……优待一事,自必继续有效。昌在外已屡设法转商前途(注:此处指讨逆军),仍当竭力维持,以尽数年之心志。俟京中略为安宁,昌即来京,共图维系。”
张勋复辟失败,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称之为倒行逆施,唯独一位复辟热衷者站出来为张勋说公道话。此人是谁呢?原来是洪宪帝制的拥趸阮忠枢,这位袁世凯曾经的手下红人却力排众议,
据说此间还有戏剧性一幕:
张勋请辞时,提请清室给予黄金万两,以酬其劳。
宣统说:“黄金万两便是四十余万元,我即位不过七天,给你四十万岂不是花五万元一天买个皇帝做?”
张勋听后很不高兴,便说:“陛下自从辛亥退政后,六年以来,老臣先后报效不下五十万元,我今天来要黄金万两,这也不算过分吧?”
瑾太妃说:“如今复辟势将消灭,民国每年优待的四百万岁费,都要断送于你之手,我们又向谁去讨呢?”
张勋听后,默然而退。
从外交团处接到段祺瑞解决时局的四项办法后,张勋用四句歌谣来作答复:
“我不离兵,兵不离械,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
有人问他怎样对清室作一个交待,他大声地说:“我太傻了,人人都很聪明,复辟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复辟成功大家享福,如今干垮了拿我一个人受罪。这件事本来和清室不相干,干成了,小皇帝安坐龙廷,失败了,我一个人受罪。”
张勋想把北京的事完全推给徐世昌和王士珍。他认为这两个人,一是北洋派的元老,一是北洋派的重臣,有他们出来负责,北洋派的人心里会舒服些。同时,他直觉地认为北洋派并不反对复辟,而是反对他一个人包办。如今他把北京的善后交给徐和王,北洋派的人自不会赶尽杀绝,当然会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回徐州。
他确很痛心和后悔,感到自己是被一些军阀们出卖。他的打算是不论维持“大清帝国”,还是恢复中华民国,都让徐世昌他们去搞,自己越早脱离北京这个是非窝为佳。
张勋一再打电报,一再派人到天津来迎接徐“相国”到北京来辅政。但是,徐在这个时候怎还会跳火坑呢!
不过他却有信给清室的“内务府大臣”世续,表示他对清室的关心,信上说:“复辟一举,张绍轩以卤莽灭裂行之。方事之殷,早知元济。现在外兵四逼,张军已不能支。目前第一要义,则为保卫圣躬,切不可再见外臣致生意外。……优待一事,自必继续有效。昌在外已屡设法转商前途(注:此处指讨逆军),仍当竭力维持,以尽数年之心志。俟京中略为安宁,昌即来京,共图维系。”
张勋复辟失败,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称之为倒行逆施,唯独一位复辟热衷者站出来为张勋说公道话。此人是谁呢?原来是洪宪帝制的拥趸阮忠枢,这位袁世凯曾经的手下红人却力排众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