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

。这次行踪除了粤军总司令部重要人物知道外,并无外人知悉。邓启程时,陈炯明曾亲自送到楼梯。

    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傍晚七时,邓铿从香.港返回广州,在广九车站下车。即将登上汽车前,忽然人群中响起了枪声。邓仲元身中两弹,一弹掠过腹部,微伤,另一颗子弹则贯胃部而出,重伤。

    邓铿中枪负伤后第一时间仍想奋力抓住凶手,但是伤重不支,只好马上命令司机赶回省署。

    见到陈炯明和家中亲人后,此时的邓铿已隐隐感觉到性命难保,遂告知后事:“余才学不逮朱执信远甚,朱且先我而死,为革命党人,平日拼作牺牲,尔等无过伤也。天下不能容好人,付之叹息而已。”

    二十三日四时不幸逝世,终年三十八岁,临终前叹息一声“好人难做”!

    就是邓铿临终前的这些话,引发了后来人们的诸多猜想。

    邓案发生后,政务厅长古应芬怀疑凶徒匿居香.港,派夏重民赴港密缉,获知主谋者为陈炯明族弟陈远生嗾使黄某收买凶手谋刺,曾密报香.港政.府。

    邓铿殉难消息传至桂林,胡汉民、许崇智、蒋中正均伤悼恸哭,

    孙中山尤为悲怆,电陈炯明云“仲元遽以创死,伤哉!平日忠于国事,勇于奋斗,前途之望,正复无量!壮年遽殒,不止粤中惜此人才也。”

    廖仲恺致蒋中正函云:“仲元遽遭惨害,吾党健者又弱一个,吾侪与仲元相处逾十年,道义之交海内有几?追怀良友,辄复怆然出涕。渠生前至爱赣园,临终亦以执信为念。赣园适与执信墓相对,故拟卜葬于此,已电园主协和(李烈钧)借地矣。”

    国民党方面一向说邓铿是被陈炯明指使人暗杀的,而陈炯明一派及驻穗美、英两国领事馆都认为,刺杀邓铿,是国民党内激进分子所为。

    应该说,无论是陈炯明还是国民党,都没有理由杀害邓铿,最大的可能是邓铿得罪过的人挟私报复。

    邓铿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深得陈炯明的信任,是可以沟通孙陈关系,化解和缓和二人矛盾的无可替代之人。他的不幸被害,对孙中山、陈炯明之间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关系,无疑是致命一击。

    四月九日,孙中山让廖仲恺转告陈炯明:一、陈炯明参加北伐;二、筹措五百万元的军费。

    陈炯明无法接受孙的条件,随后被孙中山罢黜。

    前边我们提到了北京政.府的穷。但到了民国十年秋冬之际,北京政.府的穷已经闹到了难以维继的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