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

志铭。以蒋君之位为人,及其太妇人之贤行,是可不辱先生之笔墨,如承俯允撰就寄下,以便转交,不胜感荷。”

    蔡元培是否应汪氏所请,为蒋母撰写的传略,如今已难以查考。但蔡元培开始知悉或留意党内新秀蒋介石其人,汪氏此信无疑起到了中介和提示作用。

    在上海,蔡元培访唔了一些文化教育界的旧友。此期间,曾前去探访国学大家王国维,王不在,留下一信。王见信来访,隔日蔡又回访,二人是做了一番长谈的。

    据蔡元培日记记载:“看静安,彼对于西洋文明很怀疑,以为不能自救(因我已告以彼等已颇觉悟),又深以中国人不能防输入为虑。我询以对于佛学之意见,彼言素未研究,询以是否取孔学,彼说大体如此。彼以为西人之病根在贪不知止,彼以为科学即可做美术观。万不可应用于实际。”

    蔡元培的记载虽然很简略,却“颇得精要”,同年晚些时候胡适也同王国维有一番密谈,胡适日记摘录王国维的观点所记,与蔡元培所记相当的吻合。显然,王国维的西洋观与蔡胡等北大派明显相左,但看重王的学识的北大当局,却从1918年起连续四年,苦苦相邀,直至静安先生应允担任通讯导师。

    “北大视王为纯正学者,余所不计,而王视北大为学术与政治复合体,取舍两难,双方关系曲曲折折不甚自然。”

    但蔡元培无论如何对王国维都是特别尊重的。

    此间,蔡元培还拜访了另一位科举同年,徐仲可和他的公子徐新六,由此而玉成了蔡元培的第三次婚姻。

    蔡元培第三次婚姻,也蛮有故事性。

    有一天,徐仲可的公子,浙江兴业银行的总经理徐新六,也是蔡元培的老朋友,打电话说要请他吃饭。蔡元培欣然前往。

    到了才发现,徐新六此次请的客人只有他一个。

    酒过三巡之后,徐新六突然抛开政治话题,笑着问蔡元培道:“夫人仙逝之后,威廉亦将另有生活,而夫人所留两个公子一定无人照料,不知先生清寂几年之后可有续娶之意?”

    蔡元培这才知道老友的美意,一时不置可否。

    几日之后,徐新六再约蔡元培,谈的还是老话题。

    蔡元培想拒绝,又觉得辜负老友,于是就效仿上次对付媒婆的招数,十分学究气地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第二、年龄略大;第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不难发现,一般成功男士找太太总是希冀容貌端丽,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