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4章 转折点

工作还是在学术上,我们要提倡学术。”胡适言下之意就是,要怎样走“学术的路”,这是学术界自己的事,与政治领域最高领导者无关。

    蒋介石听完胡适这番讲话后,立即怫然变色,站起身来当场便要走,幸亏坐在他旁边的陈诚反应及时,赶快将其拉住坐下,这样蒋介石才硬着头皮勉强参加完会议。

    要知道,蒋介石当时在台湾正处于威权时期,一言九鼎,别说是当面顶撞,就是提一点温和的小建议动辄也会“龙颜大怒”。可是胡适为了学术的自由与独立却偏偏与他公开交锋、叫板,这实在让他在众人面前大失颜面。蒋介石认为胡适在如此正式的场合当众“纠正”自己,是在向自己的权威挑战,是对自己的一种公开、公然蔑视。蒋介石将这件事引为是奇耻大辱,以至于夜不成寐。

    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第一次乃是民国十五年冬、十六年初在武汉受鲍尔廷宴会中之侮辱。而今天在中央研究院听胡适就职典礼中之答拜的侮辱,亦可说是求全之毁,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谬至此,真是一狂人。今后又增我一次交友不易之经验。而我轻交过誉,待人过厚,反为人所轻侮,应切戒之。惟仍恐其心理病态已深,不久于人世为虑也。十时,到南港中央研究院参加院长就职典礼,致辞约半小时,闻胡答辞为憾,但对其仍礼遇不予计较……因胡事终日抑郁,服药后方可安眠。”(蒋介石日记,1958年4月10日)。

    蒋介石这里所说的“鲍尔廷”就是苏联顾问鲍罗廷。蒋这里的“民国十五年冬、十六年初在武汉受鲍尔廷宴会中之侮辱”是怎么回事呢?

    1926年11 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作出迁都武汉的决定。正当迁都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际,蒋介石却出尔反尔,将随后北上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截留在南昌,阻止他们前往武汉。1927 年1 月3 日,蒋介石主持召开政.治.会.议,通过“中央党部与政府暂驻南昌”的决议。鲍罗廷与武汉方面坚决反对蒋介石擅自强令“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暂驻南昌”的决定,由此引发了著名的“迁都之争”。

    蒋介石于1927年1 月12日下午为协调此事到达武汉,受到了极高规格的接待。稍休息后即赴欢迎会,到者约数万人,蒋在会上演讲。

    当晚,武汉方面为蒋专门举行欢迎宴会。这本该是其乐融融的场面,却因蒋挑起的“迁都之争”而变得更像是场“鸿门宴”。

    宴会之后,蒋介石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