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五章 热质说

   “明白了。”

    霍古感到满意,故技重施,化作瑟琳人的躯体再次出现在大使馆外的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绕了一些道路迷惑监控,便直奔向格林舍尔大图书馆。

    轻车熟路的过了大门,来到物理区域热力学区,拿起一本就开始复制并发送书籍知识。

    时间就这么一点一滴的过去了,霍古从一派的书架看到另外一排,公式、理论,说是眼花缭乱也不为过。

    从中也多少了解到瑟琳人热力学的发展史,那个‘玛纳’的线索也找到了,不过就和人类文明一样,那是已经被证伪的学说,被后来更加贴近事实的‘能量学说’所取代。

    玛纳是基于热质的基础上的另一种解释,瑟琳人很早便发现了‘热’的存在,再后来明白了物质的概念后,便将‘热’理解为某种肉眼看不见的‘物质’。

    热质理论认为,热质是一种无质量的气体,物体吸收热质后温度会升高,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穿过固体或液体的孔隙中。

    在热质说中,热是一种物质,无法产生或消灭,因此热的守恒就成了这种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假设。

    但是,这种学说是存在局限性,该理论确实解释了某些热学现象,但有些现象却无法解释,比如摩擦生热这种只要持续作功就可以持续产生热的现象。

    所以,在后来当‘能量’的概念出现后,热质说很快就被瑟琳人无情地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不过也不是全体都抛弃,热质说在瑟琳人的历史上可不是悬花一现,而是一个时代的真理,该理论成功的解释了空气受热的膨胀,因空气的分子吸收热质,使得其体积变大,也可以解释热辐射、物体不同温度下的相变化,甚至到大部分的气体定律。

    瑟琳人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便是基于热质理论而被制造出来,所以即便辉煌不在,也有着大批的崇拜者,他们不想放弃‘热质’拥抱‘能量’,便开始思考怎么改进旧有的热质学说,让它符合现有世界。

    ‘玛纳’的概念就是这些狂热者诸多尝试中的一种,玛纳指的就是热质,提出理论的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解释摩擦生热的概念,当然,也顺便重新划分了一下生物的定义,毕竟物体也是会自发的摩擦生热,如果玛纳的概念得到认可,那么只要会动的东西那就可以变相的认为是活物。

    因此,玛纳刚提出来就被丢进垃圾堆,不管是热质说,还是能量说,都把提出者给斥责了一顿,这些都是霍古从别墅书籍中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