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许攸之策,自己仅仅用三万大军便可拖住韩成在并州的发展,待自己积蓄力量之后,顺势而取并州即可,真是一个不错的计谋啊!
但此计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若是韩成粮食充足,足以支撑上党郡的百姓度过今年冬季,那么以后自己的大军取上党郡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毕竟民心已经在韩成那面了。
但凡事皆有利弊,按照许攸所说,明显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袁绍心中一定,对着许攸说道:“子远啊,你的计策不错,就按照你的计策行事吧。
我会下令让高干,带领夏昭,邓升率三万兵马固守壶关。
武将是有了,却缺一个谋士。子远啊,你看安排何人辅佐高干等人比较好啊?”
许攸的小眼睛转了转,心道:“机会来了。
袁绍手下共有六大谋士,田丰忠诚于袁绍,但说话直白,不太受袁绍的喜爱;
郭图,辛评忠于袁谭,而且郭图十分会说话,懂袁绍的心思,袁绍非常喜欢听他的计策;
逢纪忠于袁尚;自己和荀谌一样,只忠于自己的家族。
现在袁绍让自己建议一人,自己当然要建议和自己关系最不好的辛评了,毕竟驻守壶关,哪里有在邺城舒服啊?
能让辛评吃点苦头,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想到这里,许攸对着袁绍说道:“主公啊,辛评此人,谋略出众,忠心可嘉,可在壶关,担此大任。”
袁绍知道许攸私下和辛评的关系不好,心中早就料到许攸会推荐辛评辅佐高干。
果不其然,许攸推荐辛评,袁绍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微笑,并未多说什么,毕竟手下斗争的越激烈,袁绍的位置坐的才越稳当。
许攸说的辛评的这些话,袁绍大部分都当作耳旁风来听,但‘忠心可嘉’四个字,让袁绍深深地记在心中。
辛评此人,忠心确实可以的。
又想起高干和郭图私底下的交易的那些事情,袁绍不悦的说道:“好吧,就让辛评留在壶关辅佐高干等人吧。”
可怜的辛评,什么都不知道呢,就这样被留在了壶关。
三日后,袁绍在壶关留下三万大军,便率领剩余的军队回魏郡邺城了。
韩成,李儒,沮授等人研究多日,得出了除了强攻,并无别的破解此策之道。
正是如此,才让韩成整日蹙额愁眉。
......
冬季,不适合大规模出兵作战,各方
但此计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若是韩成粮食充足,足以支撑上党郡的百姓度过今年冬季,那么以后自己的大军取上党郡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毕竟民心已经在韩成那面了。
但凡事皆有利弊,按照许攸所说,明显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袁绍心中一定,对着许攸说道:“子远啊,你的计策不错,就按照你的计策行事吧。
我会下令让高干,带领夏昭,邓升率三万兵马固守壶关。
武将是有了,却缺一个谋士。子远啊,你看安排何人辅佐高干等人比较好啊?”
许攸的小眼睛转了转,心道:“机会来了。
袁绍手下共有六大谋士,田丰忠诚于袁绍,但说话直白,不太受袁绍的喜爱;
郭图,辛评忠于袁谭,而且郭图十分会说话,懂袁绍的心思,袁绍非常喜欢听他的计策;
逢纪忠于袁尚;自己和荀谌一样,只忠于自己的家族。
现在袁绍让自己建议一人,自己当然要建议和自己关系最不好的辛评了,毕竟驻守壶关,哪里有在邺城舒服啊?
能让辛评吃点苦头,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想到这里,许攸对着袁绍说道:“主公啊,辛评此人,谋略出众,忠心可嘉,可在壶关,担此大任。”
袁绍知道许攸私下和辛评的关系不好,心中早就料到许攸会推荐辛评辅佐高干。
果不其然,许攸推荐辛评,袁绍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微笑,并未多说什么,毕竟手下斗争的越激烈,袁绍的位置坐的才越稳当。
许攸说的辛评的这些话,袁绍大部分都当作耳旁风来听,但‘忠心可嘉’四个字,让袁绍深深地记在心中。
辛评此人,忠心确实可以的。
又想起高干和郭图私底下的交易的那些事情,袁绍不悦的说道:“好吧,就让辛评留在壶关辅佐高干等人吧。”
可怜的辛评,什么都不知道呢,就这样被留在了壶关。
三日后,袁绍在壶关留下三万大军,便率领剩余的军队回魏郡邺城了。
韩成,李儒,沮授等人研究多日,得出了除了强攻,并无别的破解此策之道。
正是如此,才让韩成整日蹙额愁眉。
......
冬季,不适合大规模出兵作战,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