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这么没有一点花里胡哨的,直截了当的冲锋!
因为此时,只有冲锋,才能解决黄县的困境。
五千‘陷阵营’,无论进入三处战场中的哪一处?都不能立即结束战斗。
并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因为袁谭也会派遣身边的三千人马支援‘陷阵营’进攻的那处。
那时,黄县的战争又会进入到胶着状态。
谁都知道,拖的时间越长,对奋武军就越不利。
......
袁谭,之所以能被袁绍委以重任,出任一州之刺史。
除了他本身是袁绍的大儿子的这个身份的原因之外,他的能力,也给他加了大大的分数。
看着突然杀出的‘陷阵营’,袁谭毫不犹豫地让身边的三千人马前去迎敌。
此战已成定局,自己方胜利的机会很大。
而刚刚出现的这支军队,就是唯一的变数。
既然有变数,那么便在‘变数’出现,尚未产生影响之前,解决掉这个变数。
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路。
对此,袁谭是信心十足的。
我方士兵,逸以待劳,精力充足;对方士兵,长途跋涉,精力疲惫。
我方士兵,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在三千人马中,还有一千精锐的骑兵,而对方则全是步兵。
这么看,无论怎么算,我方都是稳操胜券的。
至于这支军队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曲城县外的袁绍军队的灭亡,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拿下黄县,进而收复整个青州,当下这些,对袁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袁谭看着将要碰撞的两军士兵,自信心满满。
输,这种情况,暂时是不可能的!
故而自己只需要看着自己的士兵,是如何的勇猛,将对方的这支军队打的落荒而逃,然后黄县战争崩溃,自己拿下黄县,收服青州......
至于别的情况,袁谭根本就没去考虑。
多此一举,何必呢。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然而,现实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
袁谭想象中的势如破竹的局面,出现了。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不是袁绍军在‘势如破竹’,而是袁绍军被‘势如破竹’。
‘陷阵营’的士兵,发起冲锋之时,就犹如一只只红了眼的野兽一样,朝着袁绍军疯狂的攻击。
因为此时,只有冲锋,才能解决黄县的困境。
五千‘陷阵营’,无论进入三处战场中的哪一处?都不能立即结束战斗。
并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因为袁谭也会派遣身边的三千人马支援‘陷阵营’进攻的那处。
那时,黄县的战争又会进入到胶着状态。
谁都知道,拖的时间越长,对奋武军就越不利。
......
袁谭,之所以能被袁绍委以重任,出任一州之刺史。
除了他本身是袁绍的大儿子的这个身份的原因之外,他的能力,也给他加了大大的分数。
看着突然杀出的‘陷阵营’,袁谭毫不犹豫地让身边的三千人马前去迎敌。
此战已成定局,自己方胜利的机会很大。
而刚刚出现的这支军队,就是唯一的变数。
既然有变数,那么便在‘变数’出现,尚未产生影响之前,解决掉这个变数。
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路。
对此,袁谭是信心十足的。
我方士兵,逸以待劳,精力充足;对方士兵,长途跋涉,精力疲惫。
我方士兵,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在三千人马中,还有一千精锐的骑兵,而对方则全是步兵。
这么看,无论怎么算,我方都是稳操胜券的。
至于这支军队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曲城县外的袁绍军队的灭亡,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拿下黄县,进而收复整个青州,当下这些,对袁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袁谭看着将要碰撞的两军士兵,自信心满满。
输,这种情况,暂时是不可能的!
故而自己只需要看着自己的士兵,是如何的勇猛,将对方的这支军队打的落荒而逃,然后黄县战争崩溃,自己拿下黄县,收服青州......
至于别的情况,袁谭根本就没去考虑。
多此一举,何必呢。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然而,现实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
袁谭想象中的势如破竹的局面,出现了。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不是袁绍军在‘势如破竹’,而是袁绍军被‘势如破竹’。
‘陷阵营’的士兵,发起冲锋之时,就犹如一只只红了眼的野兽一样,朝着袁绍军疯狂的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