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四章冀州之战(四)

便再次选择了投降曹操。

    曹操身为人主,要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故而再次接纳了昌豨。但在心中,对昌豨多次投降和背叛之事,依然是耿耿于怀。

    毕竟,我的宽容是保你不死,但不是你一次一次的欺骗我的理由。

    故而,在这一次出征之时,曹操便将昌豨和他的人马带了出来,就是想找个理由,借韩成之手,杀了他。

    这样,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能过得去。

    现在邯郸县的韩成,正好给了曹操这么一个机会,曹操焉能弃之不用?

    昌豨对此安排,虽然是心有怨言,但不敢表明。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缓缓地朝着邯郸县城而去。

    昌豨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进了城之后,一切随机应变。若有埋伏,立即投降;若没有埋伏,则立即带着人马进攻。首功是我的,谁也抢不去。

    邯郸县城之上的韩成,看着昌豨的大军缓缓而来,不由地在心中怒骂一声:“大爷的,这空城计真的能骗人吗?

    为啥此时的曹操,一点中计的感觉都没有啊!反而派大军来试探一番。

    现在的自己,能试吗?一试不就露馅了?幸亏我早有准备啊。要是原封不动的照搬书上的安排,今天就是自己的死期啊。”

    其实,这事也怪不得韩成。

    空城计,没有韩成想象的这么简单。

    ......

    首先,从司马懿这面来说,《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到底有没有看穿诸葛亮的空城计之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当时,马谡丢失了街亭这座极其重要的关口,司马懿只要乘胜追击,则蜀国可破,诸葛亮也就彻底的兵败如山倒了。

    司马懿能和诸葛亮战斗这么久,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能力不行的那些,都让诸葛亮玩死了。

    司马懿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事家,他全部的心思都在关注这蜀国的一举一动,难道还不能分析出来蜀国丢失街亭后城池之中的现状吗?

    当看到高坐在城池之上,不缓不慢地弹着琴的诸葛亮之时,司马懿的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时,司马懿虽然手中握有十五万大军,看似权力极大,但是他的处境非常不妙。

    因为在此次交锋之前,诸葛亮曾用马谡之计,挑拔了司马懿与魏主曹叡之间的关系,使司马懿遭到了魏主曹叡的忌惮,不得不交出了手中的兵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