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采菊东篱下 {第三更}

细这些人都知道,因为他虽然人在临江,可名动京城,如一颗璀璨的星星般陡然升起,这些人自然会探听一些傅小官的底细。

    原来这人就是个秀才出身,原来他家就是一地主,原来此子此前放荡不羁,却被去临江办差的董书兰给打醒了,原来他是有脑疾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此刻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还坐在那里与十位进士同写策论,还是关于打仗的,着实为难了他。

    傅小官终于磨好了墨,提起笔来蘸了墨汁,又想了想,落笔下去。

    咦,这小子开始写了。

    交白卷肯定是不行的,总得写点什么,肯定是无法和那十名进士相比的,尤其是六大家的这几个少年。

    人家家世源远流长,对这朝中动向不说了如指掌至少也有所耳闻。这六大家中本就有子弟在各边军或者是禁军中服役,甚至有当将军之人,对于军事他们必然比临江小地主知道得更多。

    所以,傅小官必败,这是包括陛下在内所有人下的结论。

    不过他本不是进士,就算写得再差也无伤大雅,皇帝虞胤如此想着。

    傅小官落了笔,写到:

    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必然会诉诸于血和铁!

    如何以最少的血换来最大的胜利,便是我这篇文章想要阐明的道理。

    千年以降,战争的形势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胜负的决定依然是物资是否充盈,将士是否用命,平原决战以骑兵之冲锋为主,以步兵的推进为辅。

    而小民认为,这样的战争形态之下,每每攻略一城之地,便要死伤将士无数,实不可取,当作以改变。

    其一,兵贵在精而不在于多。

    ……

    洋洋洒洒傅小官仿佛回到了前世,关于精兵的训练,关于武器盔甲的选择,关于情报的打探与传递,关于突袭,关于斩首等等等等,然后……

    他发现没纸了。

    这怎么搞?

    他举起手来,“禀告陛下,草民……纸没了。”

    皇上正在翻着一本书,听了一愣,一篇策论而已,两页纸还不够你写的?

    “还需几页?”

    “唔,先来五页吧。”

    你特么是在著书啊?群臣如此想着,皇上也是一愣,“准!”

    方文星这时候都写完了,一听傅小官这货居然还要写五页……你又搞什么幺蛾子啊?

    贾公公送去了五张纸,顺便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