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都有消炎药,对此并不在意。
有的路段,上面巨藤交错,士兵们只能将身体贴着马背缓缓骑过去。
还得握紧手中的缰绳,不让马匹走得过快,以免刮伤自己。
中南半岛几乎都是山地丛林为主的地理环境,对沐天波率领明军补给路线和行军造成很大困扰。
可是龙旗军依然在小心翼翼快速行军。
当沐天波大军一路艰辛抵达戛鸠的时候,驻守的缅军早就逃走了。
不但撤走了,还抢走了所有的粮饷储备,牲畜人员,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
事实上,这是缅军惯用的战术之一,明军每到一个地方,缅军就会提前坚壁清野,让明军粮草得不到补给,拖垮明军。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沐天波决定留下一个团的兵马驻守戛鸠。
此地为进军缅甸的要道,担负着云南到前线的后勤补给中转站。
所以沐天波必须有所预备,防止被缅军散兵切了后路。
沐天波继续坚持南下,十月初三终于抵达孟拱土司城(今缅甸克钦邦),这已经离他们出关有五天了。
好在孟拱土司方面归顺了明军,献出了两百头牛和数百石粮食。
沐天波让大军在这里修养三日,并且给土司一万两银子买了数千头牛和数千石米作为给养。
孟拱土司很高兴,强烈表示效忠大明。
孟拱土司是大明在缅北设置的孟养军民宣慰司下的一部,属三宣六慰。
虽然大明在西南进行改土归流,但云南境外缅北地方的宣慰司还是土司自己管理,兵马也是土司自己召集的土练兵,只是向明廷缴税。
随着缅甸的崛起,这些宣慰司的能力有限,压力也很大,在“以明为父,以缅为母”的思想下,开始两头朝贡,两边称臣,谁强大了就靠谁。
沐氏扎根西南二百余年,名声极好,沐王府在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中很有威望。
江头城同太公城、马来城、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是缅甸的战略冲要,缅军主力便是驻扎此地。
一旦明军拿下此地,便可进入一马平川的缅中,直达缅甸东吁国都阿瓦!
江头城被当地华人称之为“老街”,在中国史书上也被记载为“老官屯”
补给充足后,沐天波继续带着大军南下,往勐养土司的地盘行军,与李定国军会师。
一路上,亲缅的土司头目一见明军龙旗
有的路段,上面巨藤交错,士兵们只能将身体贴着马背缓缓骑过去。
还得握紧手中的缰绳,不让马匹走得过快,以免刮伤自己。
中南半岛几乎都是山地丛林为主的地理环境,对沐天波率领明军补给路线和行军造成很大困扰。
可是龙旗军依然在小心翼翼快速行军。
当沐天波大军一路艰辛抵达戛鸠的时候,驻守的缅军早就逃走了。
不但撤走了,还抢走了所有的粮饷储备,牲畜人员,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
事实上,这是缅军惯用的战术之一,明军每到一个地方,缅军就会提前坚壁清野,让明军粮草得不到补给,拖垮明军。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沐天波决定留下一个团的兵马驻守戛鸠。
此地为进军缅甸的要道,担负着云南到前线的后勤补给中转站。
所以沐天波必须有所预备,防止被缅军散兵切了后路。
沐天波继续坚持南下,十月初三终于抵达孟拱土司城(今缅甸克钦邦),这已经离他们出关有五天了。
好在孟拱土司方面归顺了明军,献出了两百头牛和数百石粮食。
沐天波让大军在这里修养三日,并且给土司一万两银子买了数千头牛和数千石米作为给养。
孟拱土司很高兴,强烈表示效忠大明。
孟拱土司是大明在缅北设置的孟养军民宣慰司下的一部,属三宣六慰。
虽然大明在西南进行改土归流,但云南境外缅北地方的宣慰司还是土司自己管理,兵马也是土司自己召集的土练兵,只是向明廷缴税。
随着缅甸的崛起,这些宣慰司的能力有限,压力也很大,在“以明为父,以缅为母”的思想下,开始两头朝贡,两边称臣,谁强大了就靠谁。
沐氏扎根西南二百余年,名声极好,沐王府在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中很有威望。
江头城同太公城、马来城、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是缅甸的战略冲要,缅军主力便是驻扎此地。
一旦明军拿下此地,便可进入一马平川的缅中,直达缅甸东吁国都阿瓦!
江头城被当地华人称之为“老街”,在中国史书上也被记载为“老官屯”
补给充足后,沐天波继续带着大军南下,往勐养土司的地盘行军,与李定国军会师。
一路上,亲缅的土司头目一见明军龙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