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的消息一致。
这也是许秋发表过的文章当中审稿人数量最多的一次。
当然,《自然》大子刊级别的期刊,确实也当得起这般的待遇。
像之前的《焦耳》期刊,因为是刚出的新刊,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有成为《自然》大子刊档次的潜力,现阶段的影响力虽然比am、ees这些一区顶刊强一些,但还是弱于正统《自然》大子刊的。
而《自然·能源》虽然也是新刊,但因为“自然”两个字已经成为了学术圈里的一块金字招牌,尤其受到国内研究者的追捧,大家都比较买账,所以刚刚出来,就在能源行业内迅速流传开来,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关注度都非常高。
决定期刊的档次因素有很多,期刊上面发表的文章的平均质量当然很重要,但研究者们的关注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点像是现在的流量时代,如果有硬实力,可以出道;如果有流量大力推广,也可以出道;如果既有硬实力,还有流量大力推广,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那便能够成为顶流。
相对于《自然》,《科学》在经营自己品牌方面做的就差一些,在学术圈里提起《自然》,大家会联想到它的一大堆子刊,涉及到各个细分领域,而提起《科学》,也就只有《科学》本身了。
比如《科学》的正统子刊《科学·发展》,按理说它的地位应该堪比《自然》大子刊的,但实际上影响因子只有十出头,地位基本上和nc一样,共同沦落为二区期刊。
许秋开始阅读具体的审稿意见。
审稿人1,看起来应该是个老外,评语比较简短,也比较偏中性。
对方首先表明“我对有机光伏领域材料合成方面的了解有限”,然后主要针对文章中开展的激子结合能,以及激子扩散距离两项测试进行了评价,其他方面都没有过多的提及。
许秋推测对方可能不是专攻有机光伏领域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者,而是偏向物理方面的研究者。
毕竟他这个工作涉猎比较广,与材料、化学、物理方面都相关,编辑又选了五个审稿人,其中分配一两个非材料相关的研究者也很正常。
主要有两个意见。
第一个意见:“对于激子结合能,以及激子扩散距离这种涉及到拟合的曲线,应该添加误差棒。”
误差棒许秋还是知道的,在散布图中,一般会用误差棒(error bar)来注明所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的大小。
但当时他
这也是许秋发表过的文章当中审稿人数量最多的一次。
当然,《自然》大子刊级别的期刊,确实也当得起这般的待遇。
像之前的《焦耳》期刊,因为是刚出的新刊,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有成为《自然》大子刊档次的潜力,现阶段的影响力虽然比am、ees这些一区顶刊强一些,但还是弱于正统《自然》大子刊的。
而《自然·能源》虽然也是新刊,但因为“自然”两个字已经成为了学术圈里的一块金字招牌,尤其受到国内研究者的追捧,大家都比较买账,所以刚刚出来,就在能源行业内迅速流传开来,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关注度都非常高。
决定期刊的档次因素有很多,期刊上面发表的文章的平均质量当然很重要,但研究者们的关注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点像是现在的流量时代,如果有硬实力,可以出道;如果有流量大力推广,也可以出道;如果既有硬实力,还有流量大力推广,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那便能够成为顶流。
相对于《自然》,《科学》在经营自己品牌方面做的就差一些,在学术圈里提起《自然》,大家会联想到它的一大堆子刊,涉及到各个细分领域,而提起《科学》,也就只有《科学》本身了。
比如《科学》的正统子刊《科学·发展》,按理说它的地位应该堪比《自然》大子刊的,但实际上影响因子只有十出头,地位基本上和nc一样,共同沦落为二区期刊。
许秋开始阅读具体的审稿意见。
审稿人1,看起来应该是个老外,评语比较简短,也比较偏中性。
对方首先表明“我对有机光伏领域材料合成方面的了解有限”,然后主要针对文章中开展的激子结合能,以及激子扩散距离两项测试进行了评价,其他方面都没有过多的提及。
许秋推测对方可能不是专攻有机光伏领域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者,而是偏向物理方面的研究者。
毕竟他这个工作涉猎比较广,与材料、化学、物理方面都相关,编辑又选了五个审稿人,其中分配一两个非材料相关的研究者也很正常。
主要有两个意见。
第一个意见:“对于激子结合能,以及激子扩散距离这种涉及到拟合的曲线,应该添加误差棒。”
误差棒许秋还是知道的,在散布图中,一般会用误差棒(error bar)来注明所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的大小。
但当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