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68 你们钙钛矿团队的实验就先停一停(求订阅)

定钢瓶的临时绑带是有限的,所以孙沃把原先空的氮氢混合气的钢瓶取出,又把新的钢瓶换回去。

    其实,如果细究的话,这种运送钢瓶的方法,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钢瓶要上二楼,肯定是坐电梯上来的。

    送气大叔是直接扶着钢瓶,跟随电梯一同运输。

    而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安排两个人运送,一个人负责把钢瓶运到电梯上,然后人不进来,按下对应楼层的按钮,另外一个人在楼上进行接应,把钢瓶取出来。

    换言之,就是让钢瓶自己坐电梯上楼。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电梯也暂时禁止其他人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比如万一钢瓶在电梯中即将爆炸,人就在旁边连逃生的空间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炸死。

    不过,实际操作上,如果真的如此注重安全,就需要投入很多额外的成本。

    包括宣传成本,培养学生、老师这方面的意识,还有额外的人力成本,需要多聘请几个送气大叔。

    其实,国内安全教育也是从大概2015年左右才开始大力的推行,之前甚至连研究生必修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都没有。

    包括对危化品的管制也是从2015年左右开始的,之前购买药品都是随便买的。

    后来就需要走学校药品仓库的流程,像丙酮之类易制毒的药品还需要院系审核才能购买,还需要定期填写安全自查表。

    或许,这就是国内发现,科研圈之前野蛮成长的路线,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情况了。

    不过,改革的过程总是非常艰难的,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

    很多政策出台之后,执行起来的阻力非常大,因为或多或少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就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PS:求保底月票。

笔趣阁_www.bqgxs.fun